2.加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继续增加优质品种猪的供应。突出抓好年出栏50万头以上生猪生产重点县(市)的扩能增效,扩大主产区优质品种猪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畜禽规模养殖水平。通过积极开展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大力发展一批标准化生产的大中型规模养殖企业,提高畜禽规模养殖基地标准化建设水平。2015年,全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0%,家禽标准化养殖比重稳定在97%。进一步打造优质畜禽品牌。充分利用江海土猪、海门山羊、狼山鸡等品种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特色畜禽产业,形成一批域内有影响的品牌。
3.加强现代渔业基地建设。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力度,稳定捕捞产品的产量和市场供应量。充分利用河沟等宜渔资源,推进四大家鱼、虾、蟹等常规消费水产品的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建成亩效益超万元的高效渔业养殖基地5~8个。加大浅海等海域利用力度,做大做强紫菜、贝类等传统产业,加快科技创新,把海参、河豚等优质水产品培育成新兴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各级鼓励扶持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和大规模围垦给浅海养殖带来的良好机遇,切实抓好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十二五”期间,建成省级现代渔业园区2~3个。
4.加强“菜篮子”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发展“菜篮子”产品加工业,重点引导和扶持发展分拣清洗、分等分级、整理包装、预冷处理、速冻保鲜等初加工业,延伸“菜篮子”产品产业链条,降低产后损耗,提高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今后五年,扶持每个县(市)规划建设1个“菜篮子”产品重点加工集中区,引导“菜篮子”产品加工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
(二)大力推进流通体系建设
1.加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大力推进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形成“十区、二街、八中心”布局,集肉、禽、蛋、鱼、菜、果等农副产品批发交易、检疫检测、加工配送、仓储、冷冻、电子商务、产品展示、综合服务等于一体,面向全市,辐射苏南、上海等长三角城市的现代化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确保2011年蔬菜、果品、水产、肉类等主要交易区试营业,2012年全部投入运营。加强对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规划引导,防止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支持每个县(市)升级改造或新建1个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按GB/T19575《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要求,完善场地、交易厅(棚)、信息服务、质量检测、采后处理等基础服务设施,规范交易行为,提升服务水平。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