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到2015年,重型车年生产能力达到30万辆,轻卡30万辆,轿车20万辆,客车2万辆,专用车20万辆,摩托车200万辆,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40%。新能源汽车所占比重达到5%。

 


  2.机械装备业。以提高先进机械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为手段,推动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努力建设具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技术结构合理、产品竞争力强的国家级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到2015年,机械装备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100亿元。锻压、数控机床:发挥产业基础优势,着力增强系统设计、技术研发和工程总承包能力,推动机床行业向成套、成线、系统化和光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大型压力机及数控机床生产基地。发挥二机床产业和人才优势,重点发展锻压设备及自动化项目,提升成套集成能力,增强核心技术开发与集成创新能力,锻压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强数控机床品牌建设,推进一机床战略重组,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实现数控机床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依托铸锻研究所、法因数控、巨能液压等优势企业,加快推进数控机床、铸造机械及自动化成套技术装备、重型液压机械设备等装备研发和产业化,保持重大装备国内领先水平。培植发展机床工业“小巨人”企业,壮大机床产业整体实力和规模。
  电力设备:培育发展电力设备制造产业集群,着力提高电力设备设计、制造水平,促进相关企业技术联合,实现电力设备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依托重工股份提升脱硫磨机设备生产技术标准,保持国内磨煤机市场领先地位,重点开发30万千瓦以上发电机组用中速磨和双进双出磨煤机,为电站锅炉提供先进磨机设备。大力发展锅炉集团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生物质锅炉、电站锅炉设备,尽快实现30万千瓦以上锅炉生产制造能力,完成600兆瓦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研发并力争获得产品制造业绩。生物质能锅炉形成35-240吨/小时系列规格产品。加快齐鲁电机清洁高效汽轮发电机组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自主研发和生产30万千瓦以上汽轮发电机组,形成年产汽轮机700万千瓦、发电机70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发挥产业技术联盟作用,促进电站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三大设备联动发展,实现单一生产向市场成套供货和工程总承包方向转变。以中电装备山东电工电气、济南变压器集团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快研发500千伏以上特大型电力变压器。推进与国家电网战略合作,促进输变电设备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提升输变电设备整套制造水平,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输变电成套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内燃机动力设备:重点发展中大功率、中高速内燃机及其延伸产品,增强大功率陆用柴油机国内领先优势。加快济柴JC15、26/32发动机产能、大功率节能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项目建设,开发汽车、油田、船舶用大功率柴油机;做好32/40发动机引进研发制造,开发钻井用高性能12V175型柴油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争创国际知名品牌。加快发展济南绿能燃气发电机组、柴油机及柴油发电机组。推进山东红帆信息化智能型节能抽油机生产线项目建设,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
  轨道交通装备:以济南轨道交通、中车车辆为依托,适应铁路货运高速化重载化发展要求,扩大铁路重载货车、专用货车、特种货车生产规模提升客货车配件研发能力,实现铁路货车1万辆生产能力,建成全国重要的铁路货车生产基地。重点支持研究开发智能化节能型直线驱动列车(城轨),加快直线驱动电机推广应用,成为全国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研发生产基地。
  特色机械产品:发挥我市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雄厚,企业众多,行业门类较为齐全的优势,重点支持仪器仪表、工程机械、通用配套设备及金属焊接铸造加工等特色机械产品做大做强,提高装备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为本地大企业配套能力,努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

专栏10 特色机械产品发展重点

  仪器仪表提高试金集团试验设备研发能力、扩大产业规模,重点发展电子万能试验机、微机控制伺服试验机,巩固国内试验机行业排头兵地位。加快推进山东电工电气、山东红帆智能仪表项目建设,尽快形成规模。提高弹簧试验机、节流装置、风量测量仪、气体检测仪、激光接触网检测仪等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山大电力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试验设备、测试仪器产品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建筑、工程机械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主机产品和核心基础零部件,提高工程机械产品市场占有率。以重工股份、省建筑机械为依托,重点研发国内领先的大口径无缝钢管生产线、环保节能型混凝土搅拌设备。以山东丰汇、大汉建设及章丘塔机基地为依托,研发国内领先的新型门式起重机、大型港口起重机、大型动臂式塔机以及核电装备用大型桅杆式起重机。以山东海缔斯、百斯特为依托,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乘客电梯、观光电梯、自动扶梯等全系列电梯产品。支持大型液压升降平台、建筑钢结构、桥梁钢结构、立体停车设备等特色产品创新发展。
  通用及配套设备支持山东章鼓研制高效节能罗茨风机,提高离心式通风机、轴流式风机系列产品技术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捷菲特精密气动元件研发。加快环保脱硫磨、石灰石浆液制备岛子系统等脱硫剂制备成套装置的研发和生产。支持德佳机器、天辰等企业发展高精尖塑钢机械产品。以章丘海尔电机为依托,开发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洗衣机用高效直驱电机和直流无刷电机、串激电机等系列产品。鼓励山大奥太等企业采用先进智能控制技术,发展高效节能数字化逆变焊机、焊接机器人产品。培育发展模具制造业,加快向汽车模具产业发展。
  金属焊接、铸造加工大力发展铸造、焊接等基础件制造,着力提升技术装备、整机配套和材料本地化水平。集中西部大型铸造生产资源,应用树脂砂铸造、脂硬化水玻璃砂铸造技术生产高质量铸件。以章丘铸造产业基地为依托,发展重型汽车发动机缸体、排气管、机械设备及汽车配件等铸造件。以长清北辰、宏达、水龙王、冶金化工设备等焊接制造优势企业为骨干,提升大件焊接及压力容器制造水平,扩大核电装备配套制造能力,做大长清压力容器产业基地规模。

 


  3.电子信息制造业。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契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和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配套环境、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到201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
  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围绕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建设,推进浪潮科技园、浪潮产业园建设和高效能服务器与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改造,壮大服务器、存储、特种计算机、智能终端、信息安全产品产业规模,建设全国一流的计算平台设备生产基地。加快海量信息存储系统应用示范和高端容错计算机研发推广项目建设,支持加固计算机生产线技术改造和税控收款机产业化。推进计算机板卡大规模生产及工艺能力改造,建立国内一流的计算机板卡系列产品生产检测环境。加快济南卫星产业园建设,打造卫星应用产品研发制造、地面系统运维、产品及相关市场运营等完整产业链。推动设备制造业与电信运营业互动发展,鼓励企业开展对新一代通信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基于绿色通信等先进网络技术的系统设备、应用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
  集成电路:实施设计先导发展战略,加快集成电路设计共用平台和实验室建设,组建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提高集成电路芯片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超高速大容量存储芯片设计、下一代新型存储器芯片存储阵列、大容量固态硬盘存储控制系统级芯片(SOC)等关键技术。依托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园,以山东华芯、山东华翼等企业为龙头,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业集群,打造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济南产业化基地。推进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测试项目和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增强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能力。
  光电子:加快光电子产业园建设,推进高端外延片、芯片和衬底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建成我国最大的碳化硅(SiC)、蓝宝石衬底材料和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LD)研发生产基地。突破SiC、蓝宝石衬底缓冲层、低缺陷氮化镓(GaN)外延生长优化、量子阱结构设计及外延技术、分布式布拉格反射(DBR)反射层的设计和优化等关键技术,重点支持SiC衬底、蓝宝石衬底和高分子化合物(PSS)衬底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大功率激光器外延、芯片及器件封装的研究和产业化,促进半导体激光器在显示、医疗、工业加工、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支持半导体激光器重点实验室建设,努力将济南建成国家半导体激光器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推进晶恒、宝世达、天岳、巨洋神州、宇科同茂、天一光电等光电项目建设。依托力诺、晟朗、华艺等企业,大力发展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LED太阳能灯具、光伏发电控制系统等光伏高端产品,加快创建国家级光伏产业基地。
  高性能元器件:加快功率半导体器件、显示器件、发光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汽车电子器件、高性能电池、新型传感器、高频声表面波器件等新型元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鼓励采用绿色环保生产工艺和环保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加快华强电子城、印刷线路板基地等项目建设,推进电子元器件、零配件、印刷电路板等电子配套产业发展。推进济南晶恒6英寸功率半导体器件生产线建设,带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等电子高端业务发展。加快山东同欣半导体产业园发展,支持朗硕、世纪金恒、科盛、科芯等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半导体器件产业规模和整体实力。
  工业和消费电子:围绕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推进汽车电子、电力电子、医疗电子、机床电子、工业控制、智能机器人等行业应用电子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技术、车载电子装置及汽车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打造汽车电子产业新优势。扶持智能电表、智能仪表生产,引导建立仪器仪表、传感器和智能机器人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以九阳股份、山东松下、小鸭电器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快完善消费电子产业链,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消费电子产业群。4.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以创建中国软件名城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环境,着力构建四大支撑平台,打造八大产业集群。到2015年,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达到1700亿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