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防范能力

  (一)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各市、县(市、区)要成立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重点对县级及基层负责同志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的宣讲。各级行政学院等要将艾滋病防治政策纳入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各级负责同志要带头学习和掌握艾滋病防治政策,正确认识艾滋病,增强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领导力和决策力。

  (二)强化大众宣传。坚持艾滋病综合防治宣传教育公益性原则,加强大众媒体的宣传教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制定刊播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公益广告的指令性指标,加强针对性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作用,通过组织专题报道、进行专家连线解读、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不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积极动员和鼓励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参与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反对社会歧视的良好氛围。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要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纳入基层文化建设内容,因地制宜设立宣传栏、黑板报,对辖区群众开展宣传教育。要将艾滋病综合防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相结合,继续在农贸集市、节假日活动场所等群众集中的地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强重点人群宣传。要切实强化流动人口、青少年、妇女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各级政府要将农民工、外出经商人员等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纳入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和目标管理体系。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地区,卫生、公安等部门要加强流动人口居住聚集区域或社区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用人单位要在其负责管理的农民工集中居住场所摆放宣传材料和安全套,开展同伴教育活动。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充分发挥管理服务网络优势,向流动人口和育龄人群宣传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各级教育、公安、卫生、共青团等部门,要在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禁毒、无偿献血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卫生部门要建立预防艾滋病宣传工作机制,在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常规课程中纳入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内容,在初中以上学校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培训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社团、网络、学生期刊等平台的作用,鼓励青少年主动参与宣传教育活动,并将落实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和技能等相关教育作为学校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民政部门要积极开展艾滋病性病防治宣传教育,鼓励和动员婚姻当事人主动进行婚前艾滋病抗体检测。各级妇联、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部门,要积极倡导和支持开展针对妇女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及预防母婴传播的知识教育,增强家庭成员的防治艾滋病意识,树立安全健康的生活理念,促进行为方式的转变,提高妇女的自我保护能力,防止配偶间传播,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