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条 设区的市、县(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对住房保障对象遵守本办法和合同约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一)查阅、记录、复制保障对象与城镇住房保障相关的资料,了解其家庭人口、收入、财产状况等信息,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二)在至少一名成年家庭成员陪同下,进入未取得完全产权的保障性住房检查住房使用情况;
(三)对违反本办法和合同约定的行为予以制止并责令改正。
住房保障部门对在工作中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九条 有关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主管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规定编制城镇住房保障规划和年度计划的;
(二)未按规定在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年度计划中单独列出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指标,或者保障性住房用地年度供应量占居住用地年度供应总量的比例违反有关规定的;
(三)未按规定筹集和使用住房保障资金的;
(四)未按规定确定和调整本地的收入线标准、财产限额、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年限、住房保障面积的标准,以及未按期核定住房租赁补贴标准的。
第六十条 住房保障部门及其所属的业务办理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物价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据职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主管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向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人提供保障性住房、住房租赁补贴的;
(二)未按规定向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人提供保障性住房、住房租赁补贴的;
(三)擅自变更住房保障方式、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保障性住房出租出售价格、装饰装修标准或者住房租赁补贴标准的;
(四)以搭配建设方式建设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未将搭配建设的建筑面积、建设标准、收回条件、收购价格等内容纳入
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或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
(五)未按规定建立和完善城镇住房保障档案的;
(六)对住房保障管理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未及时依法处理的;
(七)未按规定履行住房保障职责的;
(八)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行为。
第六十一条 开发建设单位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质、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的,由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开发建设单位未按约定搭配建设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由住房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开发建设单位有上述不良行为的,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布,永久禁止该单位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