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主要措施:建立以职业院校教育和企业实践培训紧密联系,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设10-15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指导建立实习制度。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完善表彰激励制度。健全高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
  ⑤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主要措施: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充分发挥各类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和城市对口支农、支医、支教等项目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制度,落实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加快培养农业产业化急需的经营人员、农业技术人才和经纪人队伍。结合“一村一品”工程,积极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办企业,在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税费减免、技术指导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主要措施:制定社会工作岗位标准,确定任职资格。大力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提升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综合素质。鼓励社会工作人员获取职业水平资格。积极引进一批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人员。培育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形成一支多层次、多方位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积极开发和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提供舞台。健全薪酬保障激励机制,逐步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待遇、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空间。采取简化登记手续、完善注册办法、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手段,积极引导、鼓励、培育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
  4.开拓创新,推动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①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
  主要措施: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公务员进入、任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约束监督和退出机制,提高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积极推进公务员队伍分类管理。完善“凡进必考”机制,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和有基层经历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工作的力度,提高公务员考录科学化水平。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可行的公务员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提高公务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继续做好公务员统计工作。
  ②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主要措施: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全面推行和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创新公开招聘方式方法,加强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③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和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稳定工作
  主要措施:进一步完善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安置办法,鼓励和引导军转干部到基层一线和企事业单位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圆满完成每年军转安置任务。完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体系,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促进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积极拓展军转干部教育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落实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加强形势分析和预测预防工作,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确保企业军转干部总体稳定。
  (2)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①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
  主要措施: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和向县乡党政领导干部工资福利倾斜的相关政策。继续做好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逐步提高津补贴水平。
  ②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主要措施: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制定符合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特点的绩效工资政策,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③进一步做好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工作
  主要措施:落实并完善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探索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规定,巩固工资清欠工作成果,强化工资支付保证金作用,探索建立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制度。
  5.加强监管,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1)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
  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外出务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三策并举。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加强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进一步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加大对侵害农民工权益行为的执法力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力度,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
  (2)加快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
  主要措施: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规范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管理,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及执行情况的检查指导。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三方机制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3)加强劳动人事调解争议仲裁工作
  主要措施:加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贯彻实施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调解仲裁制度。强化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和企业调解劳动争议的职能,逐步形成企事业、街道基层调解组织体系。加快推进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建立快速处理集体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机制,稳定和扩大专职仲裁员队伍。
  (4)进一步加强信访维稳工作
  主要措施:贯彻执行《信访条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和程序。坚持重大情况及时报送制度和信访形势分析报告制度,加大对不安定因素的分析和预测,及时掌握信访动态,切实提高信访办结率,防止矛盾的扩大和激化。严格领导分工负责制及责任追究制,继续实行领导包案制度,落实干部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建立干部定期到信访岗位轮岗锻炼机制。
  (5)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