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支持企业制订实施具有市场竞争力、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跨越标准障碍,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企业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活动,增强标准话语权。集中优势资源推进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力争在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纳米技术应用、光纤、传感器件、融合通讯等领域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抢占国内外科技制高点,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构筑面向企业、服务一流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准信息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国内外标准、技术法规信息。建立健全对国外技术标准的风险预警通报机制,为出口企业及时提供预警信息,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广泛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提高企业整体的标准化水平。
(二)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城市,促进服务业质量跃升。
1.着力优化服务业结构。顺应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根据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着眼服务业跨越发展,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空间集中、产业集群、功能集成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金融、科技服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软件和服务外包的功能和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和专业服务能力,拓展功能服务业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引导重点企业、现代服务业走管理规范化、服务品牌化、运营国际化之路,以服务质量提升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业态。提升商贸、餐饮、宾馆等传统服务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发挥老字号众多的优势,积极营造“创品牌、优品牌、强品牌”的良好氛围,培育和打造具有苏州特色和影响的服务品牌。支持品牌服务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输出品牌服务,发挥示范效应,提升区域和行业竞争力。
2.着力推进服务标准化。逐步建立一个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主体,以企业标准为补充的服务业标准体系,积极推进物流、金融、科技、信息、商贸、餐饮等多领域标准化示范工作,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以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服务质量为目标,加大旅游标准化覆盖领域,完善旅游标准化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整体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重点启动《苏州旅游标准化规划(2011~2020年)》编制、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评定,制订《苏州市旅游标准化管理办法》和相关指导意见,加快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建设步伐。开展城市综合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创建全国综合服务标准化示范城市。
3.着力净化消费环境。加强民生计量监督,对餐饮饭店、农贸市场和超市进行专项计量监督检查,规范消费市场计量秩序,全面实施农贸市场“四统一”管理,创建省市两级计量诚信单位。做好加油机、出租车计价器、衡器以及民用四表的强制检定工作,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旅游商品销售市场和集散地,加快旅游专业市场建设,对旅游购物点进行统一的价格监督管理和投诉处理,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加强多部门协作的质量投诉举报咨询中心建设,逐步实现提供24小时服务,解决消费者质量难题。加大打假治劣力度,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活动,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管,不断营造更加放心的消费环境,打造品质生活城市。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