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气象局2011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


  (五)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全年组织飞机增雨作业达17架次之多,与市三防、航管部门的抗旱联动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增雨综合效益明显。据市三防办统计,全市范围水库增加蓄水4806.8万方,增加蓄水效益达千万元以上。

  (六)做好气象行业安全服务。

  实现全年无气象安全责任事故。共完成防雷技术服务4100宗,防雷安全检测3200宗,易燃易爆场所检测覆盖率达到100%,较2009年同比增长56%。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加强施放气球巡查控管,开展186次专项安全检查和执法,被市安委会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完成深圳地方标准《第二部分 中小学防雷电防护安全要求及检测》和《第三部分 油(气)站(库)防雷安全要求及检测》的编制及推广工作。

  (七)提高气象行政审批与行政服务的效率。

  实现全局各项行政审批、行政服务可通过互联网申请和预受理。全年办结各类审批业务1119宗,提前办结率100%,审批窗口满意度评价100%并连续两年荣获“先进窗口”。

  (八)做好气象信息服务工作。

  完善并完成了深圳国家基本站57年和区域观测网15年数据集,与人居环境委、海事局、三防办、水务局开展探测资料共享服务。形成城市热岛监测分析季度报告和气候资源信息平台,全年共为政府重大项目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气候资料服务累计21宗、10万余组数据,涵盖17个部门。

  (九)开展天文业务试运行工作。

  “西涌天文台”作为深圳成立30周年十大民生工程,3月完成天文台基础设施建设,8月完成天文望远镜的安装、调试,8月5日提前启用并提供科普服务。年内共组织11次天文观测科普活动,先后有30余批、1200余人次参加了天文科普活动。发布天象预报20次,天文观测报告8篇。

  (十)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业务项目建设。

  全年完成政府投资建设任务,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的探测手段增多,可靠性和可用性进一步提高。西涌天文综合观测基地、用于气候服务的大气成分站和微波辐射计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业务试运行,新建陆地及海洋平台气象站6个、“负离子”生态气象站4个,对霾的监测能力大大增强,弥补了海上能见度和大气垂直温湿度观测能力的空白。高性能计算机项目完成招投标进入安装与测试运行。

  三、2011年度白皮书工作任务目标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