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重点检查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等级保护等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1)服务器安全防护。重点检查服务器上应用、服务、端口以及系统补丁等情况,是否关闭了不必要的应用、服务、端口;账户口令强度和更新情况;病毒木马防护情况,是否使用技术工具定期进行漏洞扫描、病毒木马检测。(2)网络设备防护。重点检查网络设备安全策略配置的有效性;账户口令强度和更新情况;是否使用技术工具定期进行漏洞扫描。(3)信息安全设备部署及使用。重点检查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安全设备部署及使用情况,以及安全策略配置的有效性。
3.门户网站安全管理。以防攻击、防挂马、防篡改、防瘫痪、防窃密为目标,对门户网站安全防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包括:(1)系统管理账户和口令,清理无关账户,防止出现空口令、弱口令和默认口令;(2)服务器补丁更新情况,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停止不必要的服务和应用,删除不必要的链接和插件;(3)网站目录结构,删除临时文件,防止敏感信息泄露;(4)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建立及落实情况;(5)是否使用技术工具定期进行漏洞扫描、木马检测。
4.电子邮箱安全管理。重点检查:(1)邮箱使用情况,是否有非本部门人员特别是无关人员使用;(2)账户口令强度及更新情况,是否使用技术措施控制和管理口令,口令强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定期更新。
5.终端计算机安全管理。重点检查:(1)是否采取集中安全管理措施;(2)账户口令强度和更新情况;(3)接入互联网安全控制措施(如实名接入认证、对计算机IP和MAC地址进行绑定等);(4)是否使用技术工具定期进行漏洞扫描、病毒木马检测;(5)在非涉密信息系统和涉密信息系统间混用情况;(6)使用非涉密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情况。
6.移动存储设备安全管理。重点检查:(1)是否采取集中安全管理措施;(2)是否配备必要的电子消磁或销毁设备;(3)在非涉密信息系统和涉密信息系统间混用情况。
(四)信息安全应急管理。
1. 应急预案。重点检查本部门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制定、修订、备案、宣传贯彻及培训情况。
2.应急演练。重点检查信息安全应急演练情况;已开展演练的,查看演练文档、记录(包括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记录、演练总结报告等)。
3. 应急技术支援。重点检查是否明确了应急技术支援队伍;已明确的,检查其服务合同及安全保密协议签订情况,了解掌握应急技术支援队伍基本情况以及开展的技术支援活动。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