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引进外部科技资源相结合。通过外部人才、技术、成果的引进、消化、吸收,实现产业快速发展。
三、目标任务
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适应吉林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体制完善、机制灵活、政策完备、功能齐全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体系;产学研用良性互动,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实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全省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左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部分重点突破领域的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一流水平。将吉林建成东北亚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地区、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创新综合能力保持在全国前15名。
(一)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从机制、项目、宣传等方面入手,抓好 “科技部与吉林省部省会商”、“长吉图先导区科技创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重大项目联合攻关和战略合作”、“科技交流与合作”、“技术创新研发及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吉林省千名科技人员服务千户企业科技行动”、“大学生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创新型企业培育”等工作,切实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
1、实施20个重大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继续实施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 “双十”工程,并以此为基础,选择20个拥有先进技术和市场潜力的企业作为重大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连续支持,形成规模化战略性新兴产业。
2、建设10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汽车电子、碳纤维、光电子、生物产业、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电力电子、中药、玉米深加工等10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大科技资源投入,使基地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和技术扩散源。
3、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引导企业加强创新发展的系统谋划,引导和鼓励创新型企业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建设国家和地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支持创新型企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支持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强公共研发平台建设,重点建设50个省级企业科技创新中心 (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