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哈尔滨市2011年中兴建设10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哈尔滨市2011年中兴建设10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哈政办综〔2011〕42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城乡建设委制定的《哈尔滨市2011年中兴建设10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予以转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哈尔滨市2011年中兴建设10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市城乡建设委 二○一一年六月十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一年。为全力推进“中兴”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整体提升城市载体功能,促进城市建设加快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市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大都市的发展目标,以“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为己任,秉承奋力求进的城建速度、忘我奉献的环卫精神,通力合作、攻坚克难、创新发展,全力实施“中兴”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城市规划、建设、改造、作业、管理、养护等方面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和整体进步,加快提升老城区的交通承载功能、生态环境质量、卫生容貌形象、群众居住水平、历史文化特色和辐射带动能力,力促城市总体环境面貌尽早改观,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多做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道路交通工程

  1.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老城区路网框架,加大城市外延性道路建设力度,结合江北水城的建设发展,东部松江湿地的旅游开发,南部工业新城的外延拓展,中部老城区交通疏解畅达的建设布局,全面维修城市道路,重点实施城市东部、西部和中部“三大板块”路桥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30条、桥涵24座、城市出口道路9条,有效提升城市道路完好率和承载通行能力。

  2.主要任务。

  --城市东、西、中部路网交通体系建设。东部地区重点实施沿江景观路、电碳路、香明街、哈东路、小白鱼泡支路、香福路、东巨路、水泥路、化工路、长江路支线和香福路平改立等14条道路、8座桥涵;西部地区重点实施哈双南路、哈平路、保健路建设改造,续建阳明滩大桥,新建阳明滩大桥疏解高架路桥体系等7条道路、9座桥涵;中部地区重点实施大成街、先锋路、嵩山路建设改造,建设宣化街高架桥、八区地道桥、新康高架桥等7条道路、7座桥涵。

  --道路结构性升级改造。结合路桥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统筹组织实施平公街、柳树街、经纬十道街、太古街、人和街等102项道路结构性升级改造和渠化建设。

  --城市出口道路和高速路互通建设。建设哈阿、哈同、哈伊、哈成(成高子-伏尔加庄园)、哈五(公铁立交桥-经开区)、哈双北、哈双南(哈西大街-公铁立交桥)、老机场路等9条城市出口道路和对青山、三环北等5项绕城高速路互通项目。

  --城市道路维修。针对城市道路损毁状况和日常管护等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各类道路的维修养护,切实加大小修小补、碎修碎补的维护力度,全面维修车行道、人行道、庭院巷道。

  3.总体要求。

  (1)按照时限推进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有利的施工季节,昼夜兼程组织推进工程建设,除保健路地道桥工程跨年度实施外,其他工程项目全部实现当年竣工。
  (2)坚持高标准抓好工程质量。所有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规范标准,基础结构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消除工程建设中质量通病,检查井和桥梁伸缩缝平整度、路基和路面铺装强度、栏杆和边石顺直度、无障碍通道尺度和坡度、路面砖和树池界石连接的均匀度等全面达标。
  (3)严格施工组织过程管理。按照“保交通、保环境、保民生”的要求,积极主动做好交通分流、绕行提示等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对城市环境、市民出行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建立健全工程经济管理制度,确保工程总体造价不超概算;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确保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加强文明施工管理,规范围挡,洒水降尘,设置便道、照明等便民设施,工程竣工后做到工完场清,同步修复树池、踏步、杆体等受损的相关设施;推行工程项目、施工维护、施工作业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示工程建设的有关情况,主动征得市民的理解与支持。
  (4)强化服务保障工作。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国土资源、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环保、交管、城管等部门,围绕工程建设通力配合、主动服务,切实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5)依法推进工程建设。工程建设的规划、土地、环评、施工许可、安全监察等开工报建审批手续齐全,工程检测和技术档案等内业资料翔实完整,竣工验收备案、工程档案移交、工程建管交接等工作落实到位。

  (二)轨道交通工程

  1.工作目标。

  构筑城市快捷交通网络格局,加快地铁工程建设。加大地铁1号线在建工程的推进力度,同步跟进实施相关配套工程;启动建设哈西联络线、1号线南延段及2号线重要节点预留工程建设;编制完成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可研报告,积极组织地铁建设近期规划评审、报批,为确保2012年地铁一期工程竣工调试和地铁建设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2.主要任务。

  --持续推进地铁1号线建设。除博物馆站外,完成其他区间隧道全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49个出入口和35个风亭主体结构施工,启动博物馆车站建设;实施相关地铁配套设备安装和线路铺轨工程,对15座车站开始风、水、电等设备安装,完成13.5公里的轨道铺设;全面启动太平车辆基地、哈南停车场等重要配套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国贸城等业户搬迁和沿线关联房屋征收任务。

  --开启地铁新线路建设。结合哈西客站建设,实施地铁联络线工程。完成全线暗挖区间1880延长米的初支施工和明挖区间的主体结构施工。基本完成汽车齿轮厂、哈西客站、医大二院等5座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结合城市新战略实施,加快推进地铁1号线南延段前期建设工作。完成环境评价报告、客流预测报告、地震安全性报告、地质危害性报告、压矿覆矿报告等立项审批文件编制工作,力争年内启动工程建设;结合哈尔滨火车站工程改造,预建地铁2号线穿越站舍工程,完成立项、评估等前期准备工作,借车站改造建设之机适时启动。

  --积极申报地铁发展建设规划。完成近期10年拟建地铁的建设规划、专家评审工作,力争取得国家发改委对近期建设规划的批复;完成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形成地铁工程接续建设、网络性连接的工作布局。

  3.总体要求。

  (1)分部分项工程满足工程设计的使用功能,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各项机电设备的安装符合设计标准。已安装完成的各项机电设备确保在下一年度设备系统的联合调试中功能运行良好。
  (2)工程建设期间,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不发生坍塌、漏水等安全事故,确保工程沿线涉及的房屋、桥梁、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等风险源安全。
  (3)采取有效措施将工地围挡压缩到最小范围,减少占道面积,最大限度地为交通组织提供方便。全线各施工现场达到省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要求。
  (4)科学安排工程时序,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缩短道路封闭时间,按计划及时恢复道路交通。9月末前恢复学府路哈南站至医大二院段主道交通;11月末前除铺轨基地外,全部恢复城市主干交通。
  (5)扎实做好规划报批和新线筹备工作,各项报批手续完备、符合要求,确保新线建设依法进行,各项前期工作按计划完成。

  (三)棚户区改造工程

  1.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市区结合,统筹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增强面向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能力,力促城市环境难点变靓点、旧貌换新颜。全面启动棚户区改造任务,确保主城区重点地段棚户区征拆净地,二环内零散棚户房彻底拆除干净,铁路环线30米范围内的棚户区改造率先实现拆除整治达标。

  2.主要任务。

  --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99片现有棚户区拆迁征收工作,首批启动的49片、467万平方米棚户区年内全面完成征拆任务,实现净地;二环以内的267处零散棚户房彻底拆除干净。铁路环线两侧30米范围内的32万平方米棚户区全部拆除,完成绿化、彩化,形成沿线新景观。

  --积极推进征迁净地与挂牌出让有序衔接,加快棚户区改造土地利用、回迁安置、项目开发的建设步伐,年内实施棚改项目土地出让挂牌36处,建设规模1112万平方米。

  --加大棚户区改造的住房保障力度,以棚户区改造为载体,直接改善约5.5万户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棚户区改造范围内具备廉租资格、经济适用住房资格的困难家庭全部实现应保尽保,低保家庭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通过棚户区改造,提供廉租房5200套、公租房1.1万套。

  --精心组织棚户区改造示范项目建设,高品质打造群力西区“民生尚都”棚户区改造安置项目,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华巴洛克、海城街老街坊、中央大街辅街、银行街铁路大院等5处腾迁改造示范项目。

  --切实抓好棚户区改造建设工程,年内计划开工棚改项目41个,开工总面积896.8万平方米,计划竣工391.1万平方米。回迁房开工401.9万平方米,竣工178.2万平方米,回迁进户2.6万户。

  --统筹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建设,新建市政道路24条,铺设地下管网18万延长米,配建中小学、幼儿园、警务室、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440处,辟建绿地100万平方米,停车泊位5.5万个。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