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关于做好2011年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工作的通知

  要充分利用各区县社区学院、街道社区学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居村委办学点的社区教育三级办学网络开展实践活动,设计具有时代气息和创造活力的特色活动,开展德育、科技、艺术、体育、健康等方面的社区探究性实践活动,帮助未成年人了解世情、国情、社情、民情,引导学生走出家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提高未成年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综合素养。
  要继续做好学校各类活动设施、场馆在暑期、双休日向社区未成年人开放的工作,继续推进“阳光星期六”等体育活动,通过体育大联赛、体育游戏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强身健体,健康成长。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与科学普及传播活动,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大力开展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系列活动,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假期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三)开展爱心志愿服务,培养中小学生主动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
  要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意识。要组织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如小公民保洁队志愿行动、环保进社区等公益活动,使未成年人在服务他人、奉献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和幸福。
  要指导未成年人为身边生活有困难的人奉献爱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牵手行动”和“手拉手”互助活动等,积极帮助社区内孤寡老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地震灾区少年儿童、新疆以及偏远地区乡村孩子等群体,培养未成年人敬老爱幼、合作互助的精神。
  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承担家庭责任,学会感恩。要提倡家长带领未成年人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区县、街道(社区)、学校开展的各类亲子活动,增长孩子的见识,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实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要充分发挥市、区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和假期办的作用,统筹安排、综合协调,加强暑期工作指导。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放各类活动场所,精心设计并不断开发活动项目,创新活动载体,增强活动实效。要促进交流,加强配合,形成育人网络全覆盖,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的暑期工作。
  2.严格管理,体现公益,形成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
  各区县、街镇(社区)要整合区域内资源,进一步推进各类公益性活动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力度,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建立服务公示制度,为未成年人参加暑期活动搭建平台。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