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展原则。坚持市场化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发挥政府引导和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申办与自办相结合,努力争取全国性、国际性的知名展会来陕举办;坚持发挥我省特色产业优势,积极培育和重点支持上规模、上档次、影响力大的展会,优化会展行业结构;坚持会议与展览并重,吸引国内外各类大、中型会议来陕召开,实现会与展的共同发展。
(五)发展目标。加快以西安为中心的会展经济圈建设,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到2015年,全省展会数量每年达到400场,展览场馆面积增至35万平方米;着力培育和引进10个市场化程度高、产业带动力强、具有国内国际影响的品牌展会;培育和引进10大外向关联度高、招展引会能力强的会展主体;培养一批专业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会展人才;全省会展业社会经济效益年均增长20%,会展业的营业收入、就业人数等业绩指标,力争进入全国前列。
三、引导全省会展业合理布局
(六)会展业战略布局。依据我省产业布局、经济结构、优势特色产业、会展场馆建设等现状,要突出西安在全省会展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以构建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为目标,打造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浐灞国际会议园区、高新技术专业展览展示区、消费类商品展览展销区、文化类产品展览展销区、西咸国际专业会展区,大力培育品牌展会,逐步成为国内国际著名的展览、会议、文化、旅游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力量、科研成果、高科技产业密集优势,把杨凌打造成为全国农业会展之都;其他相关城市,要结合特色产业优势,发展特色专业展会为主,兼顾扩大消费类展会和大中型会议。
(七)会展场馆布局。按照总体规划、合理布局、专业配套、注重实用的思路建设会展场馆。西安市的会展场馆建设,要与构建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相适应,以增强西安会展中心城市在全国的辐射力和竞争力;其他市(区)的会展场馆建设,应综合考虑区位条件、产业结构、发展规划等因素,统筹决策,避免闲置浪费。
(八)培育会展企业。加强核心城市会展企业建设,通过合资、合作和改制、改组等多种形式,培育一批集展会策划、咨询、实施、服务、工程搭建、广告宣传、旅游服务等于一体的会展龙头企业;鼓励国内国际著名会展企业在陕设立分支机构、合作机构;其他相关城市,要立足现有会展企业,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精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