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

  (三)统一经费投入,规范投入机制。

  1.建立健全职业技术教育拨款机制。加快实施以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预算管理制度,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按照学校隶属关系纳入辖属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国家重点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可参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标准设定生均基准定额。

  2.加大职业技术教育财政投入。各级财政重点支持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示范性院校建设、实训中心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六大工程”。统筹安排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学历教育、师资培训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专项经费。建立专项资金激励机制,发挥专项资金综合效益。

  3.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根据培养成本,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物价变化情况及居民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建立学杂费正常调整和成本补偿机制。省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给予倾斜。“十二五”期间,地方教育附加适当增加用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比例,城市教育费附加中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深化教育与金融合作,探索金融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模式。支持职业技术院校发展产业和提供社会服务,按规定给予税费优惠。

  (四)统一资源配置,健全共享模式。

  1.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鼓励各级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相互开放教育培训资源,互享实训设施,共同开发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课程标准和精品教材,畅通师资互聘渠道,共同开展科技研发,共享科研成果,切实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2.加快职业技术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省统一的学生师资信息系统、教材信息系统和网络课程系统,实现教学资源校际互通共享。建立统一的就业服务网络,实现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信息平台与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互连共享。

  3.统筹培训资源。统一制订职业技术院校培训计划,协调培训任务,共同推进就业、再就业、转岗、提升、自主创业等职业技能培训。

  (五)统一培养标准,完善评价体系。

  1.规范院校设置和人才培养标准。以国家相关标准为依据,规范全省各级各类全日制职业技术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设置标准、设备配置标准、评估标准和教育质量监控制度。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统一人才培养标准,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学分互认”制度。

  2.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职业资格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技能等级为设置标准,从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到高级技师的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养模式等方面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国际通用职业标准及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的衔接。探索推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推广按需施教的“订单式”、工学一体的“校企双制”、校际合作的“三段式”、扶贫扶志的“双零”培养等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3.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水平评估制度,开展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学业水平考试与技能考核。引入以行业企业为主体的第三方力量参与综合评价。定期向社会公布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探索开展就业质量评价工作。建立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培训考核评估体系,加快推进职业培训机构分类定级和诚信评估制度。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