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㈡建设新品种引繁与展示平台。紧紧围绕全局性、关键性环节,推进建设一批工厂化、规模化与市场化的现代优良种苗引繁示范基地,重点突出蔬菜、水果、林木、花卉、食用菌、水产等几个大类的优质种苗基地建设,提高我市种苗繁育水平。支持企业加强开展新品种引进推广经验,积极推动优良品种的引繁、展示与推广,鼓励种子种苗企业或育种单位积极参与新品种审定和认定工作,保障育种单位合法权益;支持定期举办海峡两岸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展示活动,积极发展观光种苗业。

  ㈢建设种子种苗交易与集散平台。推动建设一批现代种子种苗产业园,完善种子种苗物流、仓储、加工、检测、拍卖、交易集散等功能。鼓励国内外知名种苗企业将总部设在厦门或新设立公司,充实壮大种苗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聚和品牌效应,提升厦门种子种苗市场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引导种子种苗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意识,创造自主品牌,增强品牌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鼓励种子种苗企业开拓市场,扩大规模。

  ㈣建设海峡两岸种子种苗交流与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厦门对台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两岸种子种苗产业交流与合作,积极培育“海峡种苗”,提高两岸种苗国际影响力。鼓励两岸种子种苗企业积极参与海峡两岸种子资源库建设,加强海峡两岸农作物种子、蔬菜瓜果种子、水产种质资源、林木花卉种子收集、储备、开发、利用;鼓励两岸种子种苗企业科研合作,加强热带水果、蔬菜、高档水产品、观赏鱼、花卉、林木、茶叶等新品种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鼓励两岸种子种苗企业交流合作,加强品种研发、资源利用、经营模式、管理经验、品牌建设以及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双向交流。

  四、政策措施

  ㈠加大资金投入。市、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并纳入年度部门预算,支持种子种苗企业开展品种研发、繁育推广、市场网络、品牌培育、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对外交流,加快推动农业种子种苗“四个平台”建设。同时,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种子种苗业的发展。

  ㈡实施新一轮种子工程。加强育种创新、品种引进和试验、种子检验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种子企业建设商业化育种基地,购置先进的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仓储、运输设备,改善工程化研究、品种试验和应用推广条件。推动种子种苗企业兼并、重组与上市工作。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