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培养高技能人才0.8万人,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到4.4万人。
二、工作重点及责任分工
(一)大力推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计划”。
紧紧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为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调研、研讨、经验交流、现场会、督促、督察等有力措施,大力实施农民工技能振兴工程,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各县(市、区)按照以培训促就业、抓特色创品牌的原则,培育好栾川县钨钼产品深加工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嵩县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新安县大粒樱桃种植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孟津县平乐农民牡丹画培训基地、宜阳县电子元件人才培训基地、宜阳县硅产品深加工人才培训基地、伊川县铝产品深加工人才培训基地、洛宁县玩具制造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偃师市巨风葡萄种植培训基地、汝阳县服装加工培训基地和洛龙区大棚蔬菜种植培训基地等11个大型培训基地。2011年计划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3万人。
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技工院校
(二)积极推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
紧紧抓住河南省人民政府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机遇,围绕职教攻坚计划目标要求,充分调动社会、行业、企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打破部门、行业、所有制界限,想方设法为各技工院校争取省厅财政支持、银行贷款、企业投资等资金投入,专项用于建设实训基地、更新教学设备、购置实验器材、改善基础设施、引进师资队伍、实施教学改革等项目,积极改善我市技工院校的办学条件。为我市技工院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有力地支持我市职教攻坚计划的实施。
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教育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各技工院校
(三)认真组织实施“阳光工程”。
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以提高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认真组织实施“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重点开展高效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特色农业技术培训,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重点开展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农产品营销人员培训。全年计划培训2.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