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5年累计发展各种亩产值超万元以上的种植产业增收模式500万亩以上,总产值达600亿元以上。其中,全区粮食总产量达1500万吨,粮农人均累计增收约40元;糖料蔗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左右,蔗农人均累计增收约550元;蚕茧产量增加到30万吨,蚕农人均累计增收约3000元;水果产量增加到1200万吨,果农人均累计增收约300元;蔬菜发展到1800万亩,菜农人均累计增收约200元;木薯发展到500万亩,薯农人均累计增收约150元;中药材发展到130万亩,药农人均累计增收约600元。
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大力发展池塘水产养殖和海洋渔业经济,鼓励扶持外海和远洋捕捞。5年累计发展各种亩产值万元以上的水产养殖增收模式70万亩,年产值20万元以上的龟、鳖规模养殖4万户,总产值达180亿元。其中,全区罗非鱼养殖(主养)发展到25万亩,产量增加到30万吨,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3万元;对虾养殖发展到25万亩,产量增加到25万吨,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5万元;贝类养殖发展到20万亩,产量增加到34万吨,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3万元;龟、鳖规模养殖产值达80亿元,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6万元。
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以农户养殖年产值超万元为目标,扶持培育规模养殖小区、专业村和养殖大户。经过5年努力,全区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农户发展到5万户,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4.5万元;年出栏优质鸡5000只以上的农户发展到5万户,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3万元以上;年饲养奶水牛50头以上的农户发展到500户,辐射带动2000户,规模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18万元。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到2015年,全区参与林业经济开发农户达500万户以上,户均纯收入超过两万元。其中,速丰林发展到4000万亩,辐射带动种植户发展到60万户,种植户人均累计增收约500元;油茶林发展到900万亩,种植户人均累计增收约650元;花卉发展到80万亩,种植户人均累计增收约5000元;林下种植面积发展到2500万亩,种植户人均累计增收约9000元;林下养殖面积发展到1000万亩,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1万元。
各地要结合实际,大力挖掘和扶持发展其他高效特色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收入。加强职业培训,加大转移培训力度,扩大劳务输出规模,鼓励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今后5年,全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约300万人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