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遴选并重点扶持100家民营企业及500家高成长性民营企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
(八)促进民间资本与其他所有制资本融合。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改制重组,引入外资和国有资本,以新型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发展后劲。推动省、市产权交易中心以及各类专业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促进省内外民间资本融合和民间资本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国资委、金融办)
三、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环境
(九)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发展小额贷款业务,支持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支持民营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开展民营企业融资租赁业务试点工作,发展创业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直接融资方式。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省金融办、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知识产权局,广东银监局,省国税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十)整合银行、税务、海关、工商、质监、保险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加快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征信评价体系和守信受益、失信受罚机制。(广东银监局,省地税局、工商局、质监局,省国税局,广东保监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十一)支持各地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每年认定和扶持一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示范机构。(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知识产权局、金融办、广东银监局)
(十二)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建设,推动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备案管理和评级制度。(省金融办、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广东银监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十三)落实国家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地税局)
(十四)支持、引导和推动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对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税费依法给予减免或资金补助,降低企业上市成本。实施培训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报审一批、上市一批的民营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工程,省上市民营企业后备资源库始终保持300家以上储备,力争其中80家企业进入辅导程序,30家企业进入发行申报程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地税局、金融办,省国税局,广东证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