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政府性债务的举借
第十六条 除按有关规定为使用外国政府贷款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外,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不得作为政府性债务的担保人,也不得为其他经济组织担保。
第十七条 需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的部门或单位,应向本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后报本级政府批准;各区、县级市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后同时提交市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批准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
(一)市政道路、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二)义务教育、基础科研、公共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本建设项目;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由政府偿还的债务。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
(一)债务偿还资金来源和责任没有落实的;
(二)举借或提供担保的政府性债务用于国家明令禁止项目的;
(三)政府性债务已超过警戒线的。
第二十条 申请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的部门或单位,应向财政部门提供以下资料:
(一)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申请书。申请书应载明项目名称、内容、具体用途,债务数额、期限、利率,偿还债务资金来源等事项。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
(三)本部门或单位上一年度财务会计报表。
(四)财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十一条 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机构和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不得以财政性收入、行政事业等单位的国有资产,或其他任何直接、间接形式为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行为提供担保。不得以向银行和项目单位提供担保和承诺函等形式的文件作为项目贷款的信用支持。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门对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的审核工作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可延长20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