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提升预防保健能力
(四)加快省中医医院建设步伐。按照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原则和标准,将陕西中医医院建成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大力推动基地与陕西中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等院校之间的科研协作,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加强中医药科研攻关,力争在常见多发病、地方病、重大疑难疾病等方面有新的研究突破。加强与中药企业交流合作,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增强技术辐射能力,引领全省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
(五)建设省级中医药临床教学基地。以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基础,以重点学科建设和名老中医工作室为依托,搭建现代化的临床教学平台,开展临床教学路径和学科研究,实施中医药人才培训计划,总结并推广临床教学、师承培训经验,有效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
(六)实施省级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项目。在关中、陕南、陕北选择三甲中医院,建成区域性临床研究基地。每所中医院选择2-3个优势病种,以提高诊疗水平为核心,建立相应地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着力推进优势学科、专科和人才梯队建设,促进全省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七)强化中西医结合工作。将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建成中西医结合专科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强、侧重点不同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提升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能力。加强陕西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重点研究室、实验室建设,结合临床开展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力争有新突破,带动全省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开展。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走中西医结合发展路子,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中医科、中药房,中医床位数不低于总床位数的5%,促进全省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不断提高。
(八)大力推进中医院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市级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加快市级中医院建设,五年内,80%的市级中医院达到国家三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成为辖区内中医医疗技术指导和基层人才培养中心。按照国家《中医院建设指导意见》,推进县级中医院标准化建设,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
(九)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和中药房规范化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置中医科、中药房,并配备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村卫生室应有1名中医或能西会中的乡村医生。充分发挥县级中医院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优势,开展中医药诊疗技术的挖掘整理和适宜技术推广,加强对乡村医务人员中医药培训及业务指导,实现县乡两级双向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