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以富士康IT(信息技术)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尽快形成年6000万台手机生产能力,通过垂直整合,吸引关联配套企业,力争五年内60%以上实现本地配套。推进郑州固态照明应用产业化示范基地、漯河电子工业城、鹤壁(深圳)电子科技园建设,力争郑州信息安全、新乡锂电池、许昌电力电子、南阳光电产业实现集聚发展、配套发展。大力发展以郑州为中心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业。
装备制造业。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增值能力、先进制造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以铸造、锻压、热处理等基础共性技术改造和数控机床的推广应用为着力点,全面提升我省装备工业整体工艺制造水平;抓住农机下乡、电网改造和轨道交通建设机遇,促进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发展。以洛阳动力谷、中原电器谷建设为重点,实施中信重机大型矿山成套装备、新洛轴工程、许继风电装备、平高集团智能输变电装备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郑煤机集团高端液压支架、焦作厦工公司工程机械、南阳防爆集团电机等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培育壮大输变电装备、大型成套装备、工程施工机械、基础部件等4个千亿元产业。
食品工业。以全面建设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增加食品高附加值花色品种和争创国内一流名牌产品为重点,培育壮大双汇集团、大用集团、华英集团、白象集团等10大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推进双汇集团第二工业园、思念食品新工业园、众品食品中原冷链港等基地型项目建设,加快承德露露郑州基地、福建亲亲临颍休闲食品园、上海谷夫鹤壁基地等龙头企业项目建设,促进优质原材料基地和加工制造一体化发展。
轻工业。重点发展现代家居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实施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周口制鞋基地、内黄陶瓷产业园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壮大家电、制鞋、家具、陶瓷产业集群,积极承接塑料制品、灯具、五金、玩具等产业转移。
建材工业。大力推广窑炉余热利用技术,全面建设窑炉余热发电工程,加强建材行业与电力、煤炭、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关联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建设,加大各类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力度。积极推进利用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以及以水泥粉磨节电为重点的节能改造工程建设。加快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全面完成日产20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改造,淘汰日产1000吨以下水泥生产线。在平板玻璃行业推广全氧燃烧、配合料预热和烟气脱硫技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建材,扩大节能玻璃、优质耐火材料、中高档建筑陶瓷等优质产品规模。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