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政府扶持、地方立法和市场调控手段,整合民营橡胶初产品加工厂,逐步淘汰产能小、污染大的小型橡胶加工厂,将加工厂从75家整合到20家左右。搞好热作加工厂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保护好我省的良好生态。
(五)切实加强热作产品的市场营销和对外合作。
加强热作产品营销队伍、市场信息、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重点支持热带水果批发市场、冷链运输和销地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现代化热作水果配送中心。培育和发展新型流通企业,鼓励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的营销企业,逐步发展热带水果连锁经营,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建立覆盖全省的热作产销数据库和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形成独具海南特色的热作产品物流业,全面提升热作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支持建设一批热作出口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加强出口热作产品的认证体系建设,提高热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热作预警体系和预警补偿机制,建立与东盟、南非等国家的热作产业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走出去”战略,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东南亚、非洲国家参与天然橡胶、油棕、水果等种植和加工,增强我省橡胶等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同时跟踪和学习主要天然橡胶生产国的最新技术,不断增强我省天然橡胶国际竞争力。加强与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交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新品种、新技术合作,不断构建促进热作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各级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热作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研究促进热作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具体措施,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农业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热作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研究扶持天然橡胶等重要热作产品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提高热作产业综合生产能力。财政部门负责研究进一步加大补贴和财政专项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机构编制部门负责研究促进热作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科技部门负责研究支持热作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措施,协助开展对外热作科技交流。商务部门负责对我省企业在境外投资热作产业进行管理和指导。农垦要进一步巩固热带现代农业发展地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金融保险部门负责加强对热作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和政策性保险工作。各市县政府要重视热作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推动本地区热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