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大幅度提高市区集中供热率,采取多元化供热方式解决城中村供热污染矛盾,加快集中供热全覆盖步伐,加大热源项目开发和建设,走“绿色供热”之路。加快“气化太原”建设,整体推进煤制天然气、过境天然气、煤层气、焦炉煤气“四合一”。下决心抓好重点污染企业关停治理,破解冬季大气污染难题。淘汰市区范围内落后燃煤设施,实施一批重点污染减排工程,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启动晋阳湖和汾河太原城区段及其边山支流整治,综合治理城区河道,清淤疏浚,确保河道清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抓好杨家堡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太化南堰污水处理厂扩容以及晋源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开展汾东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加大节能降耗推进力度,在工业领域推广和实施循环流化床锅炉、余热余气瓦斯发电等节能技术和项目,在建筑领域推广以太阳能为主体的光电、光热一体化技术,在农村加快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进一步推广沼气技术、秸秆气化和节煤省柴灶连炕技术。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推进古交新型煤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控高耗能行业发展。
八、统一思想求真务实,开创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以太原都市圈核心区建设和西山地区综合整治为重点,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试验区各项改革。加大资产重组及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力度,维护改制企业职工合法利益,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资产经营。进一步简化投资审批程序,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统筹协调和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营造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已签约或达成意向的利用外资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尽快落地。做好引资项目审批、履约与跟踪服务,以开放合作促进转型发展。发挥开发区示范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争取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高端项目,特别是世界500强和全国500强企业。进一步强化“抓投资就是抓发展”意识,在全市掀起引资金、招项目热潮。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把民营经济作为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重要力量,强化政策导向和要素投入,营造良好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开创民资民力空前释放、创业激情充分调动的新局面。
扩大投融资规模。在金融创新方面先行先试,与国际国内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争取多种形式的“银团贷款”和国际贷款。大力争取中央和省资金支持。加强与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积极采取BOT、BT、TOT、信托、发行城市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建立完善各类资本市场,积极做好新型连锁销售、装备制造和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工作,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加强政府投资的“引导、聚积、放大”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转型跨越发展主战场,形成多元化、市场化、规范化投融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