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2.沿湾发展带。积极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建设若干现代化新城区,注重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建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先进制造业密集带和城镇集聚带。[相关县(市)区]
  3.沿海发展带。培育和发展临港产业,建设港口物流、重化工和能源基地,带动城镇发展,合理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形成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新兴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带。[相关县(市)区]
  4.加快构筑现代都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理顺城市开发建设体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各县(市)区]
  (二)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
  5.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推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城市。(相关县(市)区)
  6.鼓励发展中小城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培育一批工贸型、交通节点型、旅游型小城镇。促进重点中心镇发展,将有条件的重点中心镇培育成为小城市。[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市旅游局,各县(市)区]
  7.优化城镇人口布局。科学编制和实施人口分布规划,引导和鼓励人口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重点城镇转移,适度提高人口集聚度。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完善常住人口调控管理制度,引导人口有序流动。积极引导重点生态保护区的人口逐步向外迁移。适度扩大小城镇人口规模,形成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市规划局、市人口计生委,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住建委、各县(市)区]
  8.提高城乡规划水平。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强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各级各类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的相互衔接。加强分类指导,合理划定功能分区,优化城乡建设空间布局,做好村庄建设规划,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城乡集约发展。[市规划局、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区]
  9.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建设城乡供排水、供气、供电、通信、垃圾污水处理和防洪排涝、治污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城乡水环境治理。加快建成覆盖城乡、方便快捷的公交客运网络和现代商贸物流网络。深化“百千”工程,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市住建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农办、市交通委、市水利局、市贸易局)
  10.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机制,把社会事业建设重点转向农村,统筹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提升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财政保障水平,率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体育局)
  (三)产业发展与布局
  11.现代服务业。扶持和培育工业设计、节能服务、战略咨询、成果转化等技术创新型服务企业,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规范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等商务服务业。整合建立区域内综合性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共技术平台,培育创新型特色化的软件服务和信息服务企业,积极发展增值电信业务、软件服务、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和互联网产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拓展市场、整合资源,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旅游目的地。加快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邮政、电信、商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加快现代商贸业发展。积极扶持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服务业。[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贸易局、市旅游局、市质监局、市体育局,各县(市)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