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在省测绘局的指导下,以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整合相关专业部门的地理信息数据,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和“天地图”市级节点建设;研究制定平台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2013年,全面完成省、市级节点建设与互联互通,实现国家、省、市信息资源共享。
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测绘保障服务
配合我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省测绘局每年完成约10个重点小城镇(每个小城镇测制面积约10平方千米)、300个行政村的地形图测制(平均每村施测面积约0.7平方千米)1:1000比例尺地形图测制,满足新农村规划建设、地籍调查、环境整治等工作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
五、航天、航空遥感影像获取及服务机制建设
加强全省遥感影像资料的统一管理,由省测绘局编制卫星遥感影像统一采购计划,加大多源、多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力度,更新我省遥感影像数据库。“十二五”期间实现2.5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全省陆域每两年覆盖一轮,更高分辨率(优于1米)的卫星遥感影像县级以上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区域每年覆盖约4000平方千米,全省十三个重点港湾(约5000平方千米)覆盖一轮。加大对十大重点发展区域以及中心城市航空数字真彩影像的覆盖力度,完善航天、航空摄影的运行机制以及数据发布、共享制度,提高利用效率和应用水平。
六、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
省测绘局要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部署,根据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对地图服务的需求,2011年起,分别在政务网和互联网上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纵向实现与国家、省、市县平台的互联,横向实现与各部门业务系统的互通,为我省电子政务、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统计、公共应急管理以及社会公众提供权威、标准的地理信息服务。
七、建设“五江一溪”沿岸及重点防洪城市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
省测绘局会同省水利厅及有关市、县(区),加快建设“五江一溪”(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和木兰溪)沿岸及重点防洪城市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为防洪防涝信息系统建设,防洪防汛调度方案制定、灾后评估审核等提供决策依据。主要建设“五江一溪”沿岸及大中型水利工程(20座大型水库和166座中型水库)0.5米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约5万平方千米;重点防洪城市区域(26个市辖区、59个县(市)的临江区域)0.2米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约1万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