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项目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消防专项
基地建设
| 完成消防心理训练基地建设工作。
| 完成消防战勤保障基地、特勤训练基地建设工作。
| | | 完成市级消防指挥中心整体搬迁工作。
|
消防站
建设
| 完成仁怀市消防大队、仁怀市消防一中队、桐梓县消防大中队整体搬迁工作。
| 完成红花岗区消防大队、红花岗区消防二中队、红花岗区消防三中队、汇川区消防大队、汇川区消防四中队、遵义县消防大中队、赤水市消防大中队、绥阳县消防大中队整体搬迁工作。
完成新蒲新区消防大队、新蒲新区消防一中队、桐梓县消防二中队营房建设工作。
| | | 完成新蒲新区消防二中队、新蒲新区消防三中队、仁怀市消防三中队、遵义县消防二中队、凤冈县消防二中队、正安县消防二中队及红花岗区、汇川区新建消防中队营房建设工作。
|
消防装备建设
| 年内完成1辆登高消防车、1台化学品事故抢险救援车、1辆A类泡沫消防车、3辆高喷消防车、7辆抢险救援消防车及化学危险品处置器材、重型支撑装备购置任务;常规消防器材装备备份达到执勤战备基本要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器材装备配备率达到60%。
| 各公安消防中队攻坚组及特勤器材装备配备率达到100%;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器材装备配备率达到80%;实现各公安消防中队抢险救援消防车配备率达到80%;各县(区、市)登高消防车配备率达到50%。
| 各公安消防中队抢险救援消防车配备率达到100%;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器材装备配备率达到100%;战勤保障基地物资储备率达到标准80%;各县(区、市)登高消防车配备率达到80%。
| 各公安消防中队抢险救援车配备率达到100%;战勤保障基地物资储备率达到标准100%;各县(区、市)至少配备1辆登高消防车。
| 各公安消防中队消防车辆达到最新一级消防站配备标准、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按要求5年更换一次,攻坚组装备和特勤器材装备储备达到100%;战勤保障基地物资储备率达到标准100%。
|
消防通信
| 改造指挥调度网;无线集群网终端配备率达到30%;配备3G通信指挥车,单兵3G图传系统终端配备率达到20%;移动执法、指挥调度终端配备率达到20%。
| 无线集群网终端配备率达到60%;移动执法、指挥调度终端配备率达到60%;单兵3G图传系统终端配备率达到50%;消防执勤车GPS卫星定位终端配备率达到100%;建设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移动卫星通信指挥中心(便携站);建立电话、电台、卫星通信综合语音调度平台。
| 无线集群网终端配备率达到100%;移动执法、指挥调度终端配备率达到80%;单兵3G图传系统终端配备率达到80%;建设移动卫星通信指挥中心(静中通);建立数据灾难备份系统;建立短波电台。
| 移动执法、指挥调度终端配备率达到100%;单兵3G图传系统终端配备率达到100%;建立安全保障系统。
| 建设移动卫星通信指挥中心(动中通),增加5套移动卫星便携站。
|
市政消防
基础设施
| 县级以上城市市政消火栓建设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20%的30户以上村寨设置室外消火栓。
| 重点镇市政消火栓建设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40%的30户以上村寨设置室外消火栓。
| 60%的30户以上村寨设置室外消火栓。
| 80%的30户以上村寨设置室外消火栓。
| 所有镇(乡)市政消火栓建设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100%的30户以上村寨设置市政消火栓。
|
乡镇消防
组织
| 1万人以上乡镇建立专职消防队,配备小型消防车。
100%的乡镇建立志愿消防组织。
| 有条件的1万人以下乡镇建立专职消防队,配备小型消防车。
| 有条件的1万人以下乡镇建立专职消防队,配备小型消防车。
| 有条件的1万人以下乡镇建立专职消防队,配备小型消防车。
| 有条件的1万人以下乡镇建立专职消防队,配备小型消防车。
|
社区、农村
消防组织
| 100%的社区、村寨建立志愿消防组织。
10%的社区、村寨配备手抬机动泵、消防摩托车、消防水带、水枪等器材设施。
| 20%的社区、村寨配备手抬机动泵、消防摩托车、消防水带、水枪等器材设施。
| 30%的社区、村寨配备手抬机动泵、消防摩托车、消防水带、水枪等器材设施。
| 40%的社区、村寨配备手抬机动泵、消防摩托车、消防水带、水枪等器材设施。
| 50%的社区、村寨配备手抬机动泵、消防摩托车、消防水带、水枪等器材设施。
|
合同制
消防员
| 每个县、市、区合同制消防员达到20人。
| 每个县、市、区合同制消防员达到50人。
| 每个县、市、区合同制消防员达到80人。
| 每个县、市、区合同制消防员达到100人。
| 每个县、市、区合同制消防员达到13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