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人签名:
第三部分 食源性疾病监测
一、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
(一)监测内容。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是指:
1.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2.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3.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4.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且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
5.疑似食源性异常健康事件是由一个以上的个案组成。
(二)监测范围。监测点范围为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确定的10家县级及以上的试点医院(见附表1)。
(三)监测对象。2011年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的对象为试点医院所接诊的全部就诊患者,重点为年龄≤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应当特别关注内科(如消化内科、肾内科和神经内科等)和儿科的就诊者。
(四)监测工具。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见附表2)。
(五)报告流程。
1.监测对象到试点医院就诊,临床医生发现符合定义、可能与食品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2.医生填写纸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3.医院专管人员收集和汇总报告卡。
4.医院专管人员组织医院内部专家会诊,确认是否为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5.医院专管人员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纸质报告卡上报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且附上该患者全部病历的复印件及会诊登记表(附表3);实行每月零报告制度:认真填写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登记表(附表4),于下个月7日前交由当地疾控中心保存。
6.试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纸质报告卡并审核后,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协助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和食品卫生学等领域的相关专家(必要时可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请求专家支援)进行会诊确认,该专家组的决定为最终结果。
7.经专家组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由试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网络填报电子报告卡上报,填写内蒙古自治区食源性疾病日常监测工作记录(附表5),并将信息反馈试点医院。
8.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接到报告后,根据附表6的标准,确认是否应当启动流行病学调查,若需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应当通知试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网络上报;盟市级和旗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可根据附表6的标准,或者视食源性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自行决定是否启动流行病学调查。
9.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及其他信息,对报告的病例/事件进行综合评估。
报告过程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合作。
二、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
(一)监测内容。所有处置完毕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
(二)监测范围。全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三)监测对象。全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处置完毕的所有级别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
(四)报告流程。
1.医疗机构在日常诊疗中一旦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个案或事件,均需按照《
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2.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在组织完成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处置完毕后1周内,由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录国家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数据采集平台完成事件的报告。
(五)联系方式。
为更好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各项目单位要设立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内蒙古疾控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
联 系 人:初迪
联系电话:0471-5984902
附表1:
2011年内蒙古“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医疗机构及疾控机构名单
序号
| 盟市
| 监测医疗机构
| 负责的疾控机构
|
1
| 呼和浩特市
| 土左旗人民医院
| 土左旗疾控中心
|
2
| 包头市
|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昆区疾控中心
|
3
| 乌海市
| 海勃湾区人民医院
| 海勃湾区疾控中心
|
4
| 赤峰市
| 元宝山区赤峰宝山医院
| 元宝山区疾控中心
|
5
| 通辽市
| 科尔沁旗区医院
| 科尔沁区疾控中心
|
6
| 呼伦贝尔市
| 满洲里市第一人民医院
| 满洲里市疾控中心
|
7
| 乌兰察布市
| 察右前旗医院
| 察右前旗疾控中心
|
8
| 鄂尔多斯市
| 达拉特旗人民医院
| 达拉特旗疾控中心
|
9
| 巴彦淖尔市
| 临河区医院
| 临河区疾控中心
|
10
| 锡林郭勒盟
| 锡林浩特市医院
| 锡林浩特市疾控中心
|
附表2: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报告卡编号: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时间: 年 月
|
证件类型:
| 证件号码:
|
现住址: 省 市 区/县
| 固定电话:
|
户口地址: 省 市 区/县
| 移动电话:
|
患者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 患者就诊时间: 年 月 日
|
主要症状:
|
全身症状:
| 皮肤和皮下组织:
| 心血管系统:
| 消化系统:
| 神经系统:
| |
发热□
寒战□
乏力□
脱水□
浮肿□
发绀□
面色潮红□
面色苍白□
其他
| 瘙痒 □
烧灼感□
皮疹 □
出血点□
黄疸 □
其他
呼吸系统:
呼吸短促□
咯血□
呼吸困难□
其他
| 胸闷□
胸痛□
心悸□
气短□
其他
泌尿系统:
尿量减少□
背部/肾区疼痛□
尿中带血□
其他
| 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
便秘□
里急后重□
其他
| 头痛□
眩晕□
昏迷□
抽搐□
惊厥□
谵妄□
瘫痪□
言语困难□
吞咽困难□
感觉异常□
其他
| 复视□
视力模糊□
眼睑下垂□
肢体麻木□
末梢感觉障碍□
针刺感□
精神失常□
其他
|
其他症状:
|
主要体征:
|
实验室检查结果:
|
辅助检查结果(B超、CT或核磁等):
|
主要诊断:
|
可疑病因:(可多选)
□ 与食品有关 □ 与饮用水有关 □ 与环境污染有关 □ 职业
□ 辐射 □ 不详 □ 其他
|
如果疑似与食品有关,请列出可疑食品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上报原因(报告病例需要与某种可疑食品有关):
□ 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用现有的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无法合理解释;
□ 病情/健康损害严重,临床少见并且无法合理解释;
□ 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类似的病人数异常增多,超出既往水平并且无法合理解释;
□ 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疑似与进食某种食品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