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能环保产业。发挥我省节能环保技术优势,针对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服务等产业,大力开发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依托重点工业区建立环保产业示范园,加快我省节能环保产业高水平、规模化发展。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挥我省在控制技术、工业自动化、电池材料等领域的科技资源优势,依托行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积极培育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纯电动客车和纯电动码头牵引车等,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控制系统、充电系统、充电桩和充电站系统等,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
三、实施重大创新发展工程
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统筹技术开发、成果产业化、产业链延伸、产业园区建设,组织实施重大创新发展工程,推动要素整合和技术集成,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构建一批核心产业链,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制定技术路线图和技术创新指南,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北斗卫星导航芯片、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制备、新型锆合金材料制备、MEMS传感器、智能通信与控制、新型缓释靶向制剂、能量回收透平装置、2.5MW以上新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特(超)高压输变电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化专项,加快推进半导体功率器件、集成电路设计、OLED/PLED材料和器件、高性能结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抗体药物、卫星应用等领域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三)构建核心产业链。组织实施重大产业链工程,着力构建航空、卫星应用、物联网、激光器及应用、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光伏、风电设备、高性能碳纤维及应用、钛及钛合金、生物医药等核心产业链。
(四)建设产业示范基地。鼓励各类园区(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和各种生产要素向园区(基地)集聚,建设航空、航天、新材料、软件、通讯、集成电路和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
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