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商标战略的意见

  (一)商标注册--国内注册新增10000件,境外商标注册新增90件,地理标志商标新增11件,定牌加工企业自主商标拥有率达80%以上。
  (二)商标培育--中国驰名商标新增11件,江苏省著名商标新增75件,淮安市知名商标新增200件,建成5个省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其中2个省级产业集群品牌示范基地。
  (三)商标运用--商标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载体和增值工具,在推动企业品牌经营中的核心作用充分体现,在企业市场营销、股权作价、融资贷款、产品延伸、品牌塑造等方面的直接作用全面体现,在信用建设、技术创新、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
  (四)商标保护--商标权益保护机制不断完善,部门协作和区域协作水平显著提高,商标边境保护力度明显增强,国际保护渠道基本建立。确保企业商标投诉答复率达100%,商标行政案件当年处理率达90%以上。
  (五)商标管理--行政指导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商标管理能力明显增强,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均建立完善的商标管理制度。商标专业协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商标中介服务基本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四、重点任务
  (一)大力推进产业品牌建设
  1.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创建。深入开展“一镇一品”建设,积极推广“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商标(地理标志)+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指导1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包括养殖、加工)流通企业开展商标订单经营,力争全市每个乡镇有一个以上较高知名度的涉农品牌。
  2.深入推进工业品牌创建。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重点推进特钢、IT、盐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五大主导支柱产业;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机械、纺织、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品牌建设。选取10家行业领军企业建立品牌创建指导服务点,力争实现每个重点产业拥有1件驰名商标和2件著名商标。
  3.大力推进服务业品牌创建。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建设为指导,重点扶持5家规模型商贸商务服务业企业开展品牌连锁经营;帮助5家产品交易市场和现代物流业企业创建知名品牌;指导5家文化产业和旅游重点项目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广。
  (二)加紧培育特色经济品牌
  1.大力培育地理标志知名品牌。积极支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实现地理标志商标总数翻一番。建立地理标志资源储备库,开展地理标志形象识别优化工作,规范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加强地理标志保护,进一步提升地理标志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力争培育1件地理标志驰名商标、3件著名商标。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