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建设工程质量法治专项活动的意见
(淮政办发〔2011〕9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加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断提高全市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市开展建设工程质量法治专项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工程质量法治专项活动为主线,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完善奖惩制度,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加强建设工程实体质量及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管检查,强化各方主体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进一步推动我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力争到2013年全市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管理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大幅度提升,监管更加有力,建设工程领域的违规曝光率、查处率均达100%。工程建设各方参建主体认真履责,精心建设,依法履行基本建设程序。
(二)优质精品工程比例大幅提升。认真贯彻落实《淮安市优质建设工程创建管理办法》,凡达到体量规模要求的新建建筑,20%创成省优工程,30%创成市优工程。3年内,力争创建鲁班奖1-2项,中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1-2项,申报国家级康居示范小区1-2项,创省优工程30项、市优240项,省级园林式居住区10个、园林式单位20个。
(三)建设市场诚信平台更加健全。建立健全建设市场诚信平台,覆盖到建设(开发)、勘察、设计、造价咨询、招标代理、施工、监理、检测等行业及相关人员,并进一步完善诚信考核体系和标准,充分吸收社会力量,强化诚信考核。每年发布诚信报告,将诚信记录发送到相关部门。
(四)建设工程质量满意度不断提高。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执行率达100%,新建住宅小区绿地率达30%,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率达100%,市政道路完好率达85%,工程质量有效投诉率下降50%。
三、工作措施
(一)注重宣传教育。通过报纸、电台等媒体广泛宣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报道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动态及先进典型经验做法,公布对建设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情况。举办建设工程质量知识竞赛,全民普及工程质量基本知识,营造全社会重视建设工程质量氛围。开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轮训,切实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层面和执行层面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知晓率和执行力。
(二)强化制度建设。在不断完善现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形成覆盖到工程建设全过程、各环节的制度框架体系。进一步把好建筑材料质量关,对各类建筑材料实行备案管理,强化政府监管部门检测,从源头上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探索建立住宅工程质量保证保险机制,运用市场经济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积极防范化解住宅工程质量风险,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探索出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