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南部山区和银北矿区。南部黄土丘陵区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为主,银北矿区以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灾害为主。近年来,通过对全区各县(市、区)的1:100000地质灾害调查及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确定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区(段)1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381处,是我区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
(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区(段)。
我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根据地质环境条件,结合气象因素、人为工程活动及历史上地质灾害分布情况,重点防范以下地质灾害隐患区(段):
1.彭阳县红河、茹河流域以及北部王洼镇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区。该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差,地形地貌为中山黄土梁峁和黄土残塬区。区内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滑坡常成片、成群发育,无论从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还是隐患点的数量、规模、危险性以及危害程度上看,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都较大。
2.西吉县葫芦河流域滑坡、泥石流区。该区域岩土体为上覆第四系黄土,厚度一般数米至数10米,下伏第三系红色泥岩。经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后,土体较为松散,2008年又经历5·12汶川大地震,土体更加松散,若遇持续降雨,沿黄土至红土接触面易产生滑坡。另外,该区域老滑坡数量多、规模大,遇上持续降雨或暴雨,一些老滑坡还会复活,直接威胁坡体上的房屋和窑洞中的村民,当地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尤其要关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及地震等相关预报信息,积极实施防范。
3.宁东矿区地面塌陷区。该区域部分矿区出现了地面塌陷灾害及险情,个别居民房屋已出现裂缝,随着煤炭开采量的增加,这一地区的地下采空区面积将会增大,其塌陷面积和幅度将会持续扩大。
4.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石嘴村四组山体滑坡区。该区域由于近年来山体不断出现裂缝,且裂缝逐渐加大,因此出现滑坡的可能性也在加大。
5.隆德县张程-好水-风岭乡崩塌、滑坡区。近年来,受强降雨影响,该区域山体不断出现裂缝,且裂缝宽度逐渐加大,存在严重滑坡隐患,今年应予以高度重视。
6.张易-隆德、泾源-隆德公路及沿线滑坡、崩塌区。该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差,地形地貌为高中山及山间盆地,地形陡峭,沟谷及构造发育,岩土体松散,又为全区降雨中心,极易发地质灾害。
7.海原县红羊-九彩-郑旗乡滑坡、崩塌、泥石流区。该区域地质环境条件恶劣,地质灾害密集发育,地貌属中低山、梁峁状黄土丘陵区和黄土残塬区,地处Ⅺ-Ⅻ度地震烈度区,断裂活动强烈,古滑坡发育,岩土体破碎,固体松散物质丰富,水土流失严重。该区域又是暴雨中心,降雨多为强降雨或暴雨,居民切坡建房、打窑、沿沟岸不合理居住较多,易发生地质灾害,需重点防范。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