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硝化、氧化、磺化、氯化、氟化或重氮化反应等15类危险工艺的化工装置自动化改造,装备集散控制系统和紧急停车系统,提高装置本质安全水平。
开展烟花爆竹重危工序生产装备升级改造,重点解决爆竹、烟花、引火线等产品生产中和烟火药自动混药装备,实现烟火药制造过程的人机隔离作业。
(四)重点行业安全技术装备建设工程
3年内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完成煤矿、非煤矿山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建设。2年内完成危化品道路运输专用车辆、旅游包车和9座以上客运车辆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有条件的渔船全部安装防撞自动识别系统。大型起重机械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三、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一)安全生产科技与实验研发体系建设
依托重庆科技学院,建设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包括职业危害识别与评价研究平台,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研究平台等大型工程科研实验基础条件建设内容。
建设1个市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科研机构,力争达到国家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科研机构水平。
依托煤炭科学总院重庆研究院,建设重庆烟花爆竹安全检测研究中心。依托市化工研究院,建设重庆市危险化学品鉴定及分类检测中心。发挥检测检验在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建设国家压缩天然气(CNG)气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ICT质量判定室、ICT检测试验车间配套设施。提升国家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及科研工程中心能力,新建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西部)中心、国家起重机质量监督检验(西部)中心;加强特检中心万州分中心的基础设施及能力。
强化重庆市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测服务体系,建设主城区、涪陵、万州、黔江为片区的四个农机安全技术检测服务中心,建设一批区县(自治县)农机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监测网点。
建设重庆市房屋安全检测中心,完善办公和实验室基础条件,提升检测能力。
建设重庆市雷电灾害鉴定实验室,完善实验室基础条件,开展防雷安全试验与事故调查分析。
(二)中国西部安全(应急)产业基地建设
加强安全科技成果转化,依托现有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安全及应急产业,提高安全、应急装备水平。引进国内外安全行业的知名企业与品牌,以生产安全标志产品、应急救援产品、劳动防护用品、CNG相关装备、天然气化工装备、压力管道元件、起重机械、电梯、高能效锅炉、换热器等为主体,以政策为导向、以投入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基地为平台、以市场为推手、以执法为保障,大力推广安全(应急)产品,打造集生产制造、交易物流、技术研发、培训演练、信息集成“五位一体”的中国西部安全(应急)产业基地。
(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试考核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规划,在重庆建设国家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西南实训基地。加快建设重庆市安全生产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安全技术考试考核基地,补充完善实训考试设备设施,强化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能力考试。
四、安全生产管理与监控预警信息化建设工程
(一)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二期工程建设
依托“金安”工程(一期)专网及全市电子政务外网,构建全市安全生产政务网络,利用通信手段,建立应急指挥机构与安全生产突发事故现场的语音、视频、决策支持数据的传输网络;建设CA认证中心,推广U―KEY认证模式,为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网上办理及业务系统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对国家“金安”工程(一期)行政执法业务系统进行二次定制开发,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手段实现现场执法;对“金安”工程(一期)业务系统进行二次定制开发,实现伤亡事故统计、行政执法统计、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数据申报等业务功能向乡镇(街道)延伸;建设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与工商、国土等部门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对安全生产许可证前置条件的联网查询和数据比对服务。
(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二期工程建设
建设应急数据信息交换平台,完善全市事故灾难应急资源数据库,并与国家安监总局和市政府实施共享;按片区建设8套移动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利用区县(自治县)政府应急救援指挥大厅硬件设施设备,增加部署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所需软硬件设施,建设区县(自治县)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在全市高危行业企业部署应急救援终端,形成全市高危行业应急预案资源库,提升事故灾难预防和前期处置能力;建设重大危险源信息接入系统,实现重大危险源与应急救援的过程管理。
(三)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以先进成熟的中间件产品为支撑,实现跨部门的数据业务整合,建设安全生产数据信息交换平台;通过整合市公安交管局、市交委和营运企业的相关数据,构建营运驾驶人安全信用评价体系,建设营运驾驶人安全信用信息系统。整合全市高危行业从业农民工的基本信息、培训信息、违法、事故信息和企业情况,形成全市高危行业农民工的永久记录信息,建设农民工信息管理系统。
(四)行业安全管理与监控预警系统建设
建设旅游景区视频监控系统,全市62个AA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旅游停车场(或码头)、游客接待中心、售票处、进出景区公路、步游道、重要景区、景区危险地段、主要旅游购物场所等安装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系统。整合气瓶电子标签、电梯远程监控、重点游乐设施监控系统;对重点设备、场所、区域进行动态监控;实现对突发事件进行远程可视指挥。
依托已建成的三峡库区重庆段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和正在建设的“船舶一卡通”系统,整合其他监控手段,继续建设VTS、CCTV、AIS为主体装备的现代水上监管系统平台,重点船舶辅以GPS监管系统,实现对三峡库区水域500总吨以上船舶的动态监视;补充完善海事监督站点及必要的监控预警装备;实现重点水域全方位覆盖、重点船舶全天候动态监管。
建设重点水利工程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市水利局、市水投集团及各子公司、各在建重点水利工程的互联互通以及安全监管信息报送、综合查询、决策支持、信息管理等功能;建设重要水利工程运行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在水利工程大坝、闸门、溢洪道、放水设施等主要设施部位及重要水面安装视频监控点,建立水库管理单位、区县(自治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市水利局三级监控中心;建设水利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信息系统。
完善建筑施工现场远程视频安全监控系统。完善市、区县(自治县)建筑施工安全监控中心及联网系统设备,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在建项目、土石方量10万立方以上或工期3个月以上的土石方工程全部安装安全监控系统。
完善化粪池气体安全预警系统,在已开始建设的“主城区化粪池气体安全预警系统”项目基础上,逐年进行扩容,实现对2000个化粪池安全运行的实时监控,重点解决主城区人口密集、商业繁华地区化粪池安全问题。
(五)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建设
建立煤矿企业、区县(自治县)、市三级煤矿安全远程监管体系,分级建设安全监控系统联网、人员定位系统联网、远程视频监控、区县(自治县)与市级视频会议系统等。
开展非煤矿山监控预警系统建设,建立有毒有害气体及设备设施监测报警系统和作业场所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大型尾矿库安装在线监控预警系统;石油天然气钻采业建立井喷防控及泄漏监测预警系统;主力油气长输管道全部应用泄漏自动检测系统。
建设危险化学品监控管理体系及全市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系统,对危险工艺过程、易燃易爆场所、重点岗位和重要部位进行监控,实现市级预警报警联网;支持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包含MDI项目),实现全集团所有危化企业视频监控联网及与应急救援系统联动。
建设烟花爆竹企业安全信息和视频监控系统。全市所有烟花爆竹企业主要重危工序和危险品仓库安装视频监控装置;分级建设市、区县(自治县)、乡镇、企业烟花爆竹安全信息视频监控平台或节点;建立全市烟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系统,对安全生产信息和产品流向实行网络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