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杭政办函〔2011〕204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八月一日

杭州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目 录

  一、前言
  (一)目的意义。
  (二)编制依据。
  (三)规划期限。
  (四)规划范围。
  二、规划区域基本情况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二)资源环境基本情况。
  三、“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总结与回顾
  (一)取得成效。
  (二)发展的紧迫性。
  (三)发展的有利条件。
  (四)面临的制约因素。
  四、“十二五”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五、“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构建农业循环体系,促进循环型农业发展。
  (二)构建工业循环体系,促进循环型工业发展。
  (三)构建服务业循环体系,促进循环型服务业发展。
  (四)构建社会循环体系,推动社会型循环经济发展。
  (五)构建循环支撑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全面发展。
  六、空间布局
  (一)二核引领。
  (二)二带串联。
  (三)多点支撑。
  七、重点工程和关键技术
  (一)重点工程。
  (二)关键技术。
  八、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法规,健全标准体系。
  (二)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
  (三)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
  (四)加强人才培养,鼓励自主创新。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意识行为。
  附表
  杭州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表
  附图
  《杭州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空间布局图

  一、前言
  (一)目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对以“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大量废弃”为特征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式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建立在“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基础上,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在杭州步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能源、水、土地等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编制《杭州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缓解我市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市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健康城市”、“卫生城市”、“低碳城市”的迫切要求。
  (二)编制依据。
  本规划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关于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办法》(国土资发〔2009〕12号),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关于启用并加强汽车零部件在制造产品标志管理与保护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294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发改环资〔2010〕991号),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浙江省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修订)》,《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浙政发〔2009〕68号),《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杭州市相关专项规划和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三)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四)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空间范围为杭州市行政区域,即杭州市八区五县(市),包括杭州市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萧山区、余杭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富阳市、临安市。

  二、规划区域基本情况
  杭州市地处长三角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20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2.95万人),户籍人口683.3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2‰。全市丘陵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5℃,平均相对湿度69.6%,年降水量1139毫米,年日照时数1762小时。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时期,我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与2005年相比,全市生产总值增长79.1%,年均增长12.4%,连续1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39和1.68倍。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和中国民企500强企业数量,均列全国城市第一。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十一五”时期,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五”末的5.0:50.8:44.2调整为3.5:47.8:48.7,其中2009年首次形成了“三二一”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7.7%,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2%。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中介服务和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加快发展。文创产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发展加速,杭州动漫、影视、设计等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3.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一五”时期,我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位居全省第一。杭州大剧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使用,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精品工程取得实效。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普及15年基础教育,优质学前教育、优质义务教育、优质高中教育覆盖面分别达65%、75.9%、81.2%,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高级人才指数连续5年位于全国前列;城乡医药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体育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60.7%和53.0%。各级财政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大力破解“七难”问题,扎实为民办实事,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市民幸福感不断增强,连续7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二)资源环境基本情况。
  1.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全市共有9个土类、18个亚类、148个土种。其中红壤分布最广,占土壤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海拔650-7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水稻土次之,约占土壤总面积的14.0%,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适宜于多种植物生长。萧山、余杭境内的钱塘江河口滨海平原主要是滨海盐土。2009年末,实际耕地面积为351.87万亩,实际标准农田保有面积为153.39万亩。
  水资源。2009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139.7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9.30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水量27.50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41.50亿立方米。2009年全市总供水量54.28亿立方米,人均年综合用水量为581.4立方米(不包括环境配水用水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70.6立方米。全市本地水资源利用率为28.1%(不包括过境水资源量)。
  能源资源。杭州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城市,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基本依靠外部调入。据统计,2009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04.8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即水电发电量为29.95亿千瓦时),占杭州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3.2%。
  矿产资源。全市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铜、钼,矿床均属中小型。非金属矿产较多,其中膨润土、萤石、石灰岩、白云岩等矿床规模较大。燃料矿产明显短缺,主要有石煤。温泉、矿泉水等特殊类型的地下水资源也不多。
  森林资源。2009年度全市林地面积1753.65万亩,森林面积1626.82万亩,森林覆盖率64.44%;活立木总蓄积4349.72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4224.02万立方米,毛竹总株数27848.83万株。乔木林(不含乔木经济林)单位面积蓄积量3.44立方米/亩,平均郁闭度0.62。
  2.环境概况。
  水环境。2009年,钱塘江干支流95.5%市控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西湖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目标水质Ⅳ类要求,氨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均已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千岛湖水质较好,全湖平均透明度为4.5米,高锰酸盐指数符合I类,总磷处于II~Ⅲ类水平。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0.8%,符合大于80%的生态省目标要求。全市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68万吨,氨氮排放量0.72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37万吨,氨氮排放量0.24万吨。
  大气环境。2009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市区环境空气中SO2、NO2与PM10平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降尘平均浓度符合浙江省控制标准。2009年杭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优)、二级(良)的天数共327天,其余县(市)的优良天数在309~348天。全市大部分地区处在重酸雨区。2009年全市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含省属电厂)为9.29万吨,烟尘排放量3.54万吨,粉尘排放量为1.83万吨。
  土壤环境。全市主要土壤类型的重点理化性状继续改善并稳步提升,主要退化因子的次生潜育化及盐渍化得以控制,2009年全市共使用化肥实物量625395吨,较上年减少3473吨;使用农药实物量8816吨,较上年减少316吨;全市改造中低产田5.03万亩。
  固体废物。2009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35.18万吨,综合利用量606.18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5.43%。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34.66万吨,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率100%。
  三、“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总结与回顾
  (一)取得成效。
  “十一五”期间,全市以循环经济“770工程”建设为重点,积极倡导资源节约,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建立新能源体系,着力推进生态市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专栏一:
循环经济“770工程”

  围绕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建设一批循环型工业园区、一批循环型农业园区、一批循环型企业、一批“四节”(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程、一批循环型与节约型社区(村镇)、一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工程、一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应用工程等“7个一批”示范工程,组织实施70个左右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推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十一五”期间,我市循环经济“770工程”累计实施循环经济项目70个,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循环示范园区着力推进,循环型工业和农业园区分别完成投资196亿元和32亿元,分别完成工业和农业示范园区的63.2%和86.4%。浙江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和富阳造纸行业循环经济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基地;浙江千秋环保水处理有限公司、浙江蓝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被列入循环经济重点企业;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循环经济发展、富春江环保热电工程、富阳市污泥焚烧资源综合利用等被列入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1.倡导资源节约利用,资源节约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市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利用,取得了积极成效。完成了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加大企业“一户一表”改造力度,2009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为77.9立方米,比2005年139.6立方米年均下降15.4%。积极推进重点节能工程实施、完善节能降耗工作机制、加快技术进步和结构节能、深入开展节能宣传与技术推广、着力拓展全社会节能工作,节能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单位GDP能耗为0.70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0.86吨标准煤/万元下降22.9%。节材工作深入开展,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率和水泥散装率逐年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水平全国领先。
  2.强化资源综合利用,静脉产业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建立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体系、以及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垃圾资源化利用、城市再制造业发展等,加强垃圾焚烧发电、污泥综合处置、城市再制造业、餐厨垃圾利用等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试点,成效显著。至2009年底,全市年利用工业固废、生活垃圾、“三剩物”等固废超过60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5.43%,其中,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率99.93%,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率100%,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超过85%,医疗废物无害化集中处置率100%,我市被列为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3.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初见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编制完成了《产业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合理有效配置了空间资源,强化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以工业循环经济“2632”为重点,先后编制完成杭州经济开发区、萧山、滨江、临安、富阳、桐庐、建德、淳安等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强园区生态化改造,全市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完成生态化建设与改造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10多个块状经济初步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淘汰了一批“小印染、小化工、小电镀、小造纸”的四小企业,循环工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全市已有1000余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部分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方案,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专栏二:
工业循环经济“2632工程”

  在2个区域、6个园区、30个企业开展工业循环经济建设,200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2个区域为萧山区、富阳市;6个园区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余杭区百丈竹制品工业块状经济区、富阳市高桥工业功能区、建德市大洋化工功能区、杭州临江工业区。“十一五”期间,编制完成了杭州市、萧山区、滨江区、富阳市、建德市的工业循环经济规划;同时,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余杭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规划、建德大洋工业功能区(马目)、桐庐分水镇制笔工业功能区等10个园区的工业循环经济规划也已完成;还完成了50多家重点企业的循环经济审核报告。萧山开发区于2010年被授予全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