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五”老年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办“让老年人满意的教育”为理念,以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和身心健康为目的,以完善老年教育的体制和机制为重点,以乡村、街镇老年教育为基础,以市级老年大学为骨干和示范,形成“就近、便捷、快乐”的上海老年教育特色。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区县、街道、居村委各级老年教育机构定位明确,分布合理的老年人学习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统筹性原则。形成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多方部门协调,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资源整合与统筹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可利用教育资源发展老年教育事业。
公益性原则。坚持教育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完善成本分担机制,最大限度地开放社会公共教育资源。
普惠性原则。着眼于老年教育的普及,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水平的老年人,充分享有老年教育的权利,最大限度满足各类老年群体的受教育需求。
(三)主要目标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方便学习,开放灵活,选择多样的老年教育体系;形成“一方牵头,各方协作”的定位科学、职责明确的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活力的办学机制;在全国率先建设一批有特色的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和老年教育课程,率先建成覆盖所有村居委的远程老年教育学习网,率先达到城乡老年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不断满足老年人对教育的需求,使上海参与各类老年教育的人数达到老年人总数的25%以上。
五、发展老年教育的主要项目
(一)实施“个、十、百、千、万”发展计划
“个”,即建设若干个高水平老年大学。使之成为上海老年教育窗口,具有教学、活动、展示、国际交流等功能。
“十”,即建立包括理论研究、政策研究、课程开发、师资培训、信息管理、国际交流等功能的10个中心,共同组成全市老年教育支持服务体系。
“百”,即编写100本老年教育教材,丰富老年学习资源;建立100个示范性老年社会教育基地,拓展老年学习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