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我市批发贸易、特色商业街、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等业态网点在定位、经营、管理、建筑外观等方面的岭南商业特色。针对现实,谋划对策,解决制约全市商贸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充分考虑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居民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的变化,统筹规划,疏解密度,改善商圈;提升功能,优化环境;保护传统,凸显文化,进行适度超前的商业网点规划和建设。同时要求可操作性与前瞻性相结合;使规划指引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实施措施和政策具有可操作性。
三、空间布局引导思路
(一)总体空间布局。
1.核心区高端优化:一轴-广州新中轴、二核-传统城市中心和新城市中心。
I.高端升级发展区
中心城区以布局区域高端职能、发展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商贸金融职能、区域综合服务职能和文化职能为主。以中轴线为核心,共同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功能结构。包括老城商业、商务会展和创意中心、员村-琶洲商务会展中心、北部白云新城地区、西部白鹅潭地区和东部奥体中心及科学城地区,利用轨道交通和重大项目促进旧城功能的疏解,强化珠江新城中轴线对城市新兴职能的空间组织作用,优化旧城区轴线和珠江滨水带。重点建设白云新城地区、琶洲会展地区和白鹅潭地区。
2.外围区重点提升:6片区。
II.南部新拓发展区
(1)番禺城区公共服务中心(副中心)。在市桥综合型职能基础上,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大学城科研教育中心、广州南站商务商业中心等城市与区域级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建设,完善地区型的商业、文化等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发展商务服务和文化艺术业,重点建设万博-长隆-汉溪地区。
(2)南沙城区公共服务中心。以滨海景观和田园生态为特色,以美食商业街、购物中心和商务中心等为重要节点,在发展综合型职能基础上,为临港产业区服务,积极发展港口配套服务、物流和生产服务、金融服务、医疗服务等专业服务职能,建设集零售购物、休闲观光和现代服务于一体的区域级商业中心,成为广州南部连接珠江东西两岸地区重要节点。
Ⅲ.东部提升发展区
(3)东部城区公共服务中心(萝岗、黄埔)。强调黄埔中心区和萝岗中心区的融合发展,黄埔中心区结合滨水地区重点发展高端商务、旅游服务等职能,萝岗中心区结合知识城建设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高科技研发和文体休闲等职能。
IV.北部新型发展区
(4)花都城区公共服务中心。在加快花都区作为广州市北部城区商贸业服务功能建设的基础上,结合空港总部经济区,依托大型枢纽建设,延续和补充城市中心的各项职能,积极发展商务金融、商贸服务和现代物流职能,强化对粤北地区的辐射。
(5)增城城区公共服务中心。完善地区型的商业、文化等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发展休闲娱乐业和旅游服务。
V.东北部优化发展区
(6)从化城区公共服务中心。完善地区型的商业、文化等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发展商务会议、动漫产业、农家特色餐饮、休闲度假、特色旅游服务。
(二)城镇商业网点规划指引。
1.重点镇强化升级:
重点镇包括:新塘、太平、九龙、鳌头、狮岭、炭步、大岗、太和、良口和石滩。重点镇具有上接城市、下引农村、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功能,是促进城乡统筹的重要节点。承担部分区域性工业、居住和服务职能。重点镇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节点,是中心城区外围乡镇地区城市化过程中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地,按照区域条件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作为中心城区功能的有效补充,也是乡村地区的重要服务中心,是实现以点带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