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甘政办发〔2011〕169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省属有关企业:
  《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加快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和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两市在更大范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形成区域经济综合优势。金昌和武威两市要紧紧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契机,加强合作,团结奋进,加快建立产业协同发展、重大项目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共建和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的体制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打造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一体化发展。省直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的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努力促进金昌-武威区域经济在高起点上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

  金昌-武威经济区(以下简称“金武经济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南邻青海、北接内蒙,范围包括金昌市的金川区、永昌县,武威市的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面积4.2万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227.9万人。
  为贯彻落实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委“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本规划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国函〔2009〕150号)以及《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甘政发〔2011〕21号)编制,是指导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性规划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基本依据。规划期为2011-2015年,远景展望至2020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金武经济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随着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金武经济区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发展基础


  金武经济区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经济社会联系紧密。金昌市是我国重要的镍、钴、铂族贵金属生产及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武威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国家级沙产业和防沙治沙生态恢复示范区。两市地缘相邻,同处河西石羊河流域绿洲盆地,区域经济具有一体化合作与发展的良好基础。随着近年来两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关联日益紧密,经济社会联系不断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条件更趋成熟。“十一五”期间,金武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439.28亿元,占全省的10.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273元。
  --区位条件优越。金武经济区地处甘、青、蒙交汇处,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兰新铁路、国家高速公路G30线贯穿全境。随着干武铁路的改造、营双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形成联通兰新与包兰、连接西北与华北的重要通道,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发挥地缘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合力,促进向外拓展和向内融合发展。
  --自然资源富集。金武经济区是全省资源较为富集的地区之一,金川镍矿是世界著名的多金属共生大型硫化铜镍矿,镍、钴及铂族贵金属储量均占全国90%左右。区内萤石、石灰石、煤炭等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富集,绿洲灌溉农业特色鲜明。区内太阳能、风能资源条件较好,年均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年平均风速3.2米/秒以上,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良好条件。
  --产业优势互补。金武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也是河西商品粮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金昌有色工业基地和武威农产品加工基地的优势,发挥区内大企业和产业基地的龙头带动作用,有利于整合区内资源,加强产业关联配套,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生态环境同治。金武两市地处祁连山北麓东段,同属河西石羊河流域,自然地理相连。随着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重点环保工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文化同源相融。金昌、武威是丝绸之路重镇,历史渊源相同,文化多元交融、底蕴深厚,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整合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长远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纵深推进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逐步展开,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金武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重点。省委确定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为进一步推动金武经济区组团和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金武两市党委和政府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经济联系与合作不断加强,要素流动、产业关联、社会融合不断扩大,一体化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有利于发挥区域内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综合优势,进一步集聚要素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实施区域功能组团和联动发展。同时,金武经济区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总量不足,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中心城市功能互补性不强,县域间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弱,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市场化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随着周边地区经济整合崛起和快速发展,区域竞争和加快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空间布局


  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模式,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突出战略定位和重点领域,积极探索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机制,努力推动金武经济区跨越式发展。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区域发展战略,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打造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着力推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整合园区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产业创新型区域;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改善发展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和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把金武经济区建设成为资源同享、产业互补、生态共建、社会相融的一体化发展创新示范区。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