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的通知

  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第四条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第五条 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不予补偿。
  (一)因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受种者机体造成的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
  (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后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三)因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
  (五)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六)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第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受种者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七条 本办法所指的经济补偿是一次性补偿,不再另行支付医疗费、误工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交通费、丧葬费等其它费用。
  第八条 因接种第一类疫苗或接种经省人民政府、省卫生厅统一组织、安排的强化免疫和应急接种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在省财政安排的专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经费中支付。经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或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开展的群体性和应急接种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由市和县级财政安排解决。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经济补偿的,所需资金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第九条 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因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