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省属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浙发改规划〔2011〕843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省属企业:
《浙江省省属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七月十五日
浙江省省属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省属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规划期为2011-2015年,是省国资委和省属企业在“十二五”时期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国资监管和国企服务,引领国资国企全体干部职工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指导性文件。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时期取得的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属企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牢牢把握转型升级工作重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加快发展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千方百计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千方百计加强资本、成本、人本管理,省属国有经济整体实力再上新台阶,企业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省属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
省属企业“十一五”规划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略)
1、企业改革深入推进。积极稳妥推进以产权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省属企业改革。集团层面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有10户进行了合并重组,5户引进了战略投资者,3户企业实施了国有资本战略性退出,1户进行了清算解散。全面确定省属企业主业,积极开展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和层级压缩,数百家主业关联度不大、缺乏竞争优势的下属企业退出管理层级。加强资本市场工作,股权分置改革圆满完成,2家企业通过借壳上市,控股上市公司达到9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章程全面修订,董、监事会建设不断加强,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和专职监事制度覆盖省属企业,外派监事会试点工作取得成功。按同口径,省属企业减少了9户,但资产总量、质量和集中度得到明显提高。到2010年末,省属企业户均资产总额347.5亿元、销售收入279.1亿元、利润总额13.4亿元,分别是2005年末的3.5倍、3.7倍和3.0倍。
2、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以“六大”板块为抓手,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领军企业和主营业务集聚的产业布局结构基本形成。资源控制、电力做强、服务延伸的大能源格局初步形成,现代铁路跨越发展、高速公路网络完善、现代空港扩张提升的大交通格局基本构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金融、新能源、新材料和临港产业等培育效果显现。在现代金融业培育上,省属企业非银行金融业的总资产、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从2005年末的16.8亿元、3.7亿元和-0.38亿元增加到2010年末的613.1亿元、55.4亿元和19.2亿元。到2010年末,分布在能源、交通、商贸、钢铁等基础产业和优势行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4378.3亿元、3386.2亿元和174.1亿元,占省属企业总量的比重达到85%、86%和88%。
3、大企业培育成效显著。深入实施“双千工程”,鼓励和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省属企业规模实力再上新台阶,优势企业在全国同行业的领军地位进一步巩固。省交通集团实现资产规模超千亿,高速公路营运水平和海洋运输规模居全国前列;省能源集团实现资产规模超千亿,发电装机规模和供电煤耗水平在全国地方发电企业领先;省物产集团实现经营规模超千亿,物资流通规模和商业模式在全国领先。2010年,7家省属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4、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投入逐步增加,创新平台加快构建,创新成果不断显现。基础性企业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向上下游关键领域延伸拓展,提高了基础产业的保障能力;商贸企业创新经营业态,使传统商贸业向集成服务的现代流通业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装置、流程和技术工艺,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到2010年末,省属企业已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6家、博士后工作站6个;7家成员企业列入浙江省创新试点企业,其中2家被授予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十一五”期间,累计获得专利17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61项,国家级品牌2个,省部级品牌17个。
5、监管制度日趋健全。加快构建主体明确、权责匹配、机制健全、运转顺畅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十一五”期间,建立完善了国有产权代表、重大财务事项、企业内审和外派监事会等报告制度,制定实施了布局结构调整、规范化公司制改革和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等指导意见,探索实践了经营业绩考核激励制度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建立健全了企业国有产权规范交易和合理有序流转机制。具有浙江特色的国资监管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为省属企业平稳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6、企业党建切实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扎实推进基层党建,组织开展了党务公开、“公推直选”试点活动,建立“两优一先”评选表彰机制。加强企业领导人员、人才和高素质职工队伍建设,累计调配领导人员231人次,竞争性选聘高管12人,培养高管后备人员104人。重视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初步形成具有国企特色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制度体系。重视和谐企业建设,安全生产和稳定形势良好,职工权益得到维护,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