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深化财政金融投资改革。
1、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市、县政府间财政划分制度改革,合理划分财权事权,调动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整合各类财政性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更好地发挥在改善民生、扩大消费中的重要作用。实施新一轮激励性财政体制,促进县(市)区经济协调发展。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配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市财政局牵头)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大企业上市步伐,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依托优势企业,探索培育综合性钢铁交易平台。整合地方金融资产,做优做强邯郸银行。加快推进县级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转换。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消除制度障碍,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健康发展。(市金融办牵头)
3、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尽快出台我市实施意见,支持民间资本投向我市支持的产业领域、重点开发区域和产业聚集区。按照国家要求及时修订投资核准目录,完善并联审批方式,加快实施网上审批。跟踪国家投资立法进展情况,及时制定我市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的实施意见。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加大整合力度,增强政府投融资功能。(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七)深化医药卫生、文化、教育体制改革。
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完成作为全省医改试点规定的工作目标和医改三年重点实施方案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做好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以建立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为突破口,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政府举办的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继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综合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探索购买服务、风险基金等多渠道补偿方式,保证基层机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街道全覆盖(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健全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市卫生局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