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二五”基础测绘专项规划的通知

  四、开展地理省情监测
  及时获取各类动态地理信息数据,开展分析和应用,初步实现地理省情动态监测。加强对各类自然地理要素,包括资源、环境及生态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时间演化规律的监测和研究。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对各类动态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选择1~2个区域开展地理省情监测试点工作,研究形成地理省情监测工作流程、指标体系和产品体系。加强部门间的合作,结合重大工程和重大战略开展地理省情监测,使其成为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及重大项目实施成效评估、自然灾害灾情快速评估等的重要依据,逐步实现地理信息更新工作与地理省情监测工作的统一。
  五、转变基础测绘公共服务方式
  推进数字区域建设。加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持续推进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十二五”期间,完成九个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数字城市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县(市)开展数字城市建设。
  推进地理信息服务网络化。加强地理信息资源整合,以一体化的地理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为手段,以协同式运行维护与更新为保障,全面推进福建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跨地区(省、市)、跨部门(测绘、各专业部门)地理信息资源分布式共享与集成应用,为政府宏观决策、社会管理、应急减灾、社会公益服务提供在线地图与地理信息服务。完成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一个省级主节点和九个设区市分节点的建设,开通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至“十二五”末,全省网络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达70%以上。
  建立完善测绘应急保障服务机制。合理布局应急保障服务资源,规范应急测绘工作流程,完善应急测绘预案,提高测绘应急保障服务能力,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高效有序地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公共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及其他相关的测绘技术支持。
  六、强化技术装备和设施建设
  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重点配置实时化数据获取、自动化数据处理、集成化地理信息资源管理、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等的技术装备。加强测绘技术装备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集成,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测绘现代化装备体系,推动基础测绘业务流程和生产组织方式的优化。对现有测绘生产基地和档案馆进行改造和技术升级。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源获取装备建设。以无人机、轻型飞机或小型飞机为平台,装备数码航摄仪、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等影像数据获取系统。加快水下地理信息数据获取装备的建设,改善测绘野外作业装备。逐步建立天空地多平台一体化、全天候、全天时的基础地理信息变化监测和数据获取体系。
  新一代地理信息数据处理装备建设。建设基于集群计算机、大型服务器、高速存储传输网络的地理信息海量存储、自动处理和高速传输系统,重点包括航天航空影像自动化处理系统,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系统,数据质量控制系统等,实现无控制点或稀少控制点数据处理、海量数据处理、多源数据综合处理等能力。
  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装备建设。建设完善数据存储备份系统、服务器集群系统、安全保密系统等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装备。存储备份系统主要支持对数据的在线集成优化管理、异地存储备份,包括光纤交换机、磁盘阵列、磁带库、管理服务器等设备及空间数据库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相关软件;服务器系统主要支持各类用户对海量空间地理信息的访问和协同应用,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等;安全保密系统实现安全保密监控与管理,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数据加密、安全审计、介质管理等安全保密设备。
  七、发展地理信息产业
  创造有利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环境。坚持政策引导、市场推进、自主创新、拓展消费,建立市场需求主导、企业自主经营、政府依法管理的地理信息产业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地理信息安全保密制度和监管方式,规范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监测和评价体系,加强信息统计和发布管理,构建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体系,营造公开、公平和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积极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区建设,发挥企业聚集效应,提升产业规模效益。切实加大对地理信息企业扶植力度,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地理信息产业,争取引进有实力的地理信息企业,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地理信息龙头企业和拥有技术专长的中小企业。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