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队伍建设
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建立人才吸纳、培养和使用相协调的良性运行机制,形成人才成就事业、事业造就人才的良好局面。坚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吸纳各类优秀人才,优化人才结构,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强化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十二五”期间,全省测绘系统在职干部轮训一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按规定接受继续教育。建立重大项目实施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机制,加强高素质领导人才和高水平科技带头人才的重点培养,造就一支以科技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创新骨干和基层单位技术骨干为核心的基础测绘队伍。
按照数据获取、处理、管理和分发服务的现代测绘生产流程,改进现有生产组织结构模式,建设精干的基础测绘队伍,实现测绘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基础测绘资源的优化配置。
健全落实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着力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切实把职工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加强测绘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测绘精神,增强测绘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六、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估
建立基础测绘规划实施的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绩效考评制度,加强基础测绘工作的监督检查,完善基础测绘年度计划编制,加强规划、年度计划、预算以及项目执行的有机衔接。建立规划调整机制,通过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规划的调整、修编,保证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 设 内 容
| 规 划
建设时间
| 备 注
|
1
| 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建设
|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
| 2011-2013
| |
省级测绘成果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
| 2011-2012
| |
测量标志维护
| 2011-2015
| |
2
| 航天航空影像获取
| 2.5米分辨率卫星影像全省覆盖3轮
| 2011-2015
| 计划由国家测绘局支持
|
购置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及全省十三重点港湾优于1m分辨率卫星影像2.5万km2。
| 2011-2015
| |
获取沿海及主要城市建成区等重点区域数码彩色航空影像12.5万km2(每年约2.5万平方千米)
| 2011-2015
| |
3
|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制与地图编制
| 1∶5000比例尺数字线划图测制1.3万km2
| 2011-2015
|
|
1∶10000比例尺地形图编制1.3万km2²
| 2011-2015
|
|
福建省地图、地图集更新与编制
| 2011-2015
|
|
全省县图更新(85个县)
| 2011-2015
|
|
乡镇图编制(600个乡镇)
| 2011-2015
|
|
4
| 1∶10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更新
| 全省1∶10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的重要要素按年度更新
| 2011-2015
|
|
1∶10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全要素更新每年约6000km2。
| 2011-2015
|
|
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升级与数据更新
| 2011-2015
|
|
5
| 地理省情动态监测
| 地理省情监测示范工程
| 2012-2015
|
|
6
|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省级节点建设
| 2011-2012
| |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8个设区市节点建设(不包括厦门市)。
| 2011-2014
| |
平台应用示范系统建设
| 2011-2014
| |
7
| 新农村建设用图测制
| 行政村1∶1000比例尺地形图测制(2000个村)
| 2011-2015
| |
8
| 潮间带、海岛礁及内水海域测量
| 全省潮间带1∶10000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和正射影像图制作约3000km2
| 2012-2013
| 航摄资料由国家测绘局提供
|
10个重点开发海岛1∶2000-1∶50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 2013-2015
| |
内水海域水深测量(湄洲湾多波束全覆盖测量,面积150km2,13重点港湾1∶10000比例尺单波束测量,面积0.55万km2,其他内水海域1∶25000万比例尺单波束测量,面积1.4万km2)
| 2012-2015
| |
海洋测量装备与海洋数据库建设
| 2012-2015
| |
9
| “五江一溪”沿岸及重点区域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测制
| “五江一溪”重点区域高精度(0.5米)数字高程模型测制5万km2;重点防洪城市高精度(0.2米)数字高程模型测制1万km2²
| 2011-2013
| |
10
| 基础测绘设施及应急测绘装备建设
|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源获取装备
| 2011-2012
| |
数据处理装备
| 2011-2012
| |
省地理信息服务大楼
| 2012-20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