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

  (一)资源优势突出。我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在国内均排第二位,为发展新能源产业创造了条件;石油查明资源储量居国内第二位,天然气居国内第一位,金属和特色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在国内排名靠前,为发展化工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碳材料、光伏电池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提供了资源保障;煤炭探明储量居国内第三位,随着国内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为我区发展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等煤制洁净燃料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区大力推进能源基地建设、农牧业“四大”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建设等,输变电设备、农牧机械、采油设备、采矿设备和工程机械等产品市场需求增大,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区具有独特的中药材资源、特色林果面积超过160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超过110万亩,为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生物医药(包括现代中药、维吾尔药、哈萨克药)、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创造了条件;我区与周边国家语言相近,开发推广多语种软件市场潜力大。
  (二)产业基础良好。我区已形成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两大产业集群,大型(兆瓦级)风电机组和光伏产品的研发、制造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化工、有色、非金属、建材等领域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新材料产业群,航空用金属铬全球产量最大,高纯铷铯材料全国唯一,航天领域特种热敏电阻器在国内具有绝对优势,碳纳米管材料已完成工业性试验,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树脂填补西北空白,高纯铝和电子铝箔占有国内70%的市场;输变电设备、大型农牧机械、节能抽油机、新能源装备、干空气能间接蒸发制冷设备等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信息产业连续7年保持增长,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维、哈、柯多语种软件;孕马尿结合雌激素系列生物医药产品已获欧盟EMDA认证,开拓了欧洲等国际市场,动物用疫苗系列维药等具有独特的疗效和地域特色;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等一批煤制洁净燃料项目已开工建设。
  (三)产业集聚初现。初步形成了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的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集聚区,风电场、光伏电站建设快速向乌鲁木齐南郊、哈密、喀什、和田等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集聚,“中国风谷”建设在达坂城奠基;化工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主要集中在奎屯-独山子、甘泉堡、米东、石河子、库尔勒、库车等园区;煤制洁净燃料主要集中在伊犁、准东等煤化工基地;生物医药(现代中药、维药、动物用生物制品)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和田、喀什等地;装备制造主要集中在乌昌、克拉玛依、库尔勒等地。随着2个国家经济特区、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及一批自治区重点工业园区建设速度的加快,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
  (四)企业成长壮大。随着新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在新兴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异军突起,涌现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优势企业。特变电工是世界第三、国内最大的变压器制造企业,金风科技风电机组的制造能力已进入世界前八强,沈宏集团是世界最大的金属铬生产企业,国统股份是国内最大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生产企业,天康生物是全国动物用生物制品前四强生产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涌现了华世丹、绿色使者、太阳能科技等一大批成长性好、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中小型企业。
  (五)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研发平台得到加强,全区有政府独立科研机构122个,认定自治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27个,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100个,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4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学科67个,高校研究与发展机构25个。科技人才队伍加快发展,2009年底,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12655人/年,比2005年增长81.83%,中国工程院士5名,建立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36个。取得一批重点科技成果,“十一五”期间,我区取得重大科技成果806项,获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7项,获自治区奖励的成果593项,授权专利8642件(其中发明专利598件),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1650项。2010年,全区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7%,创历史最好水平。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但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新兴产业规模偏小,对全区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大。2010年,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69亿元,仅占地区生产总值3.1%。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在80%以上,产业缺少高端产品,产品附加值较低。三是产业集聚度不高,上下游配套能力弱。新兴产业所属门类较多,行业较为分散,尚未形成配套齐全,大、中、小型企业分工合作的产业链。四是缺乏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不到位。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有待加强,产业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人才短缺,特别是缺乏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和高技能人才,难以满足产业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