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物制品。发展血液制品。推进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以及破伤风、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产品产业化,攻克血浆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延伸血液制品产业链。推进利用我区牛、马、羊等动物脏器、体液资源的生化药品的产业化,培育羔羊胃提取物及其制剂、羊血来源的氯高铁血红素及其制剂、孕马结合态雌激素及其制剂等重点产品做大做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快发展动物用生物制品(抗血清、诊断制剂)及高效生产工艺开发,打造全国一流的兽用生物药品制造基地。
3.生物育种。研究开发主要农作物、林草、畜禽优良种质资源发掘与构建技术,种质资源分子评价技术,动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定向杂交育种技术,规模化制种、繁育技术和种子综合加工技术,积极培育超高产小麦、玉米、油菜、棉花等农作物新品种,优质高产甜瓜、西瓜新品种,高产、广适葡萄、梨、苹果、红枣等果蔬新品种,速生、高抗、优质林木新品种;采用动物胚胎工程和分子育种技术,快速、准确地培育优质、高产的牛、羊等畜牧新品种(系)。
4.发展生物肥料、农药、饲料等。研究开发环保型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创制关键技术,专用复(混)型缓释、控释肥料及施肥技术,开展综合、高效、持久、安全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发展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和退化草场功能恢复为主的生态农业技术。积极发展生物饲料。
5.生物制造。发展番茄、辣椒、枸杞、红花、红枣、沙棘、胡萝卜、大蒜、葡萄籽、洋葱、阿魏菇、戈宝红麻、棉籽等新疆特有资源有效生物成分提取物的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和特殊营养食品;推进生物漂白、生物制浆、生物制革、生物冶金、生物化工等生物制造技术的示范与应用。开发新型酶制剂,发展酵母、植物蛋白、植物氨基酸、糖工程产品,建设全国最大的酵母生产基地。
(五)着力壮大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围绕特色优势产品培育和完善产业链,大力发展特色电子新材料、元器件等电子产品制造业。充分发挥我区多语种软件开发优势,努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产业链,实现软件业快速发展。抓住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发展“三网”融合增值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型服务业,提升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应用,以新应用带动新增长,形成全面支撑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信息服务能力。重点发展三大类产品与服务。
1.特色应用电子产品。重点发展热敏传感、电容等元器件、新型绿色电池、光伏发电及配套装置等特色产品。支持石油电子、电力电子、医药电子、交通电子等行业以及自动控制、检测等产品和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加强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大力发展满足钢铁、能源、有色、纺织、建材、轻工、机械等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和产品。加快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促进二维条码、RFID(电子标签)、智能IC卡、LED新光源等应用产品的开发。支持发展适宜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需要的电子产品。
2.软件产品。支持多语种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和“双语”教学软件,实现多语种软件的应用和产业化。结合改善民生相关工程的需要,加快发展农业、教育、卫生、社保、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要应用软件产品。加快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工业信息化软件、嵌入式软件和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支撑平台软件。大力发展有地域特色的网络游戏和动漫等文化创意与数字内容产业。
3.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系统集成业务,做好承接各行业领域信息系统集成和运维业务。加快发展多语种信息服务外包业,积极承接国内企业在中西南亚等国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支持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促进IT规划、方案设计、流程优化、体系评估、信息咨询、数据备份和呼叫中心等业务发展。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发展信息内容服务业。重视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加快推进光纤宽带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开发适合宽带与3G网络及移动互联网的特色业务,积极推动三网融合业务发展,提高信息服务业支撑服务能力。初步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信息公共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