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秀运动队训练场馆建设经费3100万元。主要用于石关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内的体育场馆、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体育场馆、太平湖训练基地等建设,为国家和我省优秀运动员在世界大赛、全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提供训练保障。
2、备战全国十二届运动会暨参加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经费1400万元。主要用于我省优秀运动队备战全国第十二届全运会、参加广州亚运会的训练、比赛、器材、科研、营养等方面的保障。
3、备战全国第四届体育大会450万元。主要用于我省运动员参加全国第四届体育大会和表彰奖励工作。
4、全民健身工程1076万元。主要用于全省各级群众公共健身场地建设和健身器材购置;全省青少年学生活动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配置。2010年共建设160条全民健身路径、118个乡镇级全民健身广场、20个县级全民健身广场,补助34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40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5、全省体育健身场馆维修补助经费700万元。主要用于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二期工程建设、省体育局全民健身广场维护和全省各级现有体育场馆的维修维护补助。
6、体育大型赛事及活动补助经费200万元。主要用于承办全国以上大型体育竞赛和开展大型群体体育活动,2010年我省共承办全国以上体育竞赛21项次。
7、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经费590万元。主要用于补助建设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对优秀运动苗子的重点保障和扶持;整合体育、教育等资源实施体育人才培养战略。2010年我省新创建5所“安徽省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重点跟踪和扶持100名“奥星工程”运动员,培训140名基层教练员和135名体育教师,补助95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24所体育专项特色学校。
8、国民体质监测230万元。主要用于安徽省省辖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建设工作。2010年共建设5个省辖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对省直300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国民体质监测。
9、补助全省业余竞赛经费100万元。主要用于全省青少年比赛和全省手球、乒乓球、田径、游泳等传统项目参赛学校的补助经费。2010年我省举办安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和22项青少年体育竞赛赛事,参赛运动员达11000多名。
10、市县体育设施建设补助及体育彩票工作考核奖励经费1760万元。主要用于补助淮南市承办省十二届运动会场馆建设、各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发展,改善市、县级体育训练和全民健身设施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