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扶持资金的使用范围:购置必要的体育健身器材;组织开展体育技能培训、俱乐部会员体育比赛、交流活动;俱乐部日常管理。扶持资金不得用于福利补贴和人员工资。
七、名额分配计划
计划每年创建60个省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名额分配计划: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市各6个,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廊坊、沧州、衡水、邢台市各5个,华北油田体育局1个。
八、统一标志
凡获批准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单位,统一挂“河北省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中国体育彩票资助”的牌匾,牌匾由省体育局统一制作。
九、创建工作步骤
(一)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组织填写申报表和整理装订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必须真实、齐全,并在规定期限内将申报表和申报材料(各一式二份)报送所在地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材料包括:
1、创建省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申报表(见附件)
2、命名全国、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文件复印件或市级社区体育俱乐部有关证明文件
3、创建工作计划方案。内容包括:(1)单位概况(2)申报理由(3)可行性分析(4)实施步骤(5)效益预测(6)保障措施。
(二)此项工作以后将作为群众体育常规工作,省体育局将不再每年下发专门通知。县(市、区)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基本条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和现场核实认定,符合申报条件的,在规定时间内将申报材料和推荐意见报送各设区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
(三)各设区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创建工作,于每年的9月底前将本市的创建单位材料审查汇总后,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随文报送申报材料。
十、创建工作要求
(一)创建对象原则上在国家、省级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或市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中选择。市(县、区)级社区俱乐部的创建工作依据本方案精神自行组织实施。
(二)创建采取自愿的原则。各创建单位必须按照要求开展活动。同时,要最大容量的吸纳社区内、外人员参加俱乐部的各项体育活动。参加创建的市、县(市、区)体育部门能够确保要求的配套投入资金及时到位。
(三)各市体育局必须加强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创建工作的领导,统一归口一个业务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实施创建工作。在创建期间要加强对俱乐部的跟踪研究和具体指导。要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模式,解决俱乐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及时将俱乐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报省体育局群体处。
附件:1.创建省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申报表
2.省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创建标准
附件1:
创建省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申报表
创建单位名称: | 辖区人口数量: |
场 地 设 施 情 况 |
健身广场 | 平方米 | 健身路径 | 套 | 健身馆 | 平方米 |
游泳馆(场) | 长 米,宽 米 | 田径场跑道 | 米 |
社区晨晚练点 | 个 | 其它: |
开展项目情况: | 经常参加活动人员占社区总人口比例: % |
管 理 人 员 人 数 |
专职人员: 人 | 兼职人员: 人 | 社会体育指员: 人 |
每年组织竞赛活动数: 次 | 每年组织培训次数: 次 |
俱乐部会员收费标准: | 非会员收费标准: |
年收入情况: 元 | 年开支情况: 元 |
俱乐部负责人姓名 | | 电 话 | |
|
街道办事处意见(章)年 月 日 | 县(市、区)意见(章)年 月 日 | 市体育局意见(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