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市教育事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标志,中央和全国关心、支持西藏的力度空前加大,北京、江苏两省市对我市的援助方式也由经济、干部援助为主转入经济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教育援藏、科技援藏并重的新时期。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科学发展的蓝图,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战略目标、总体部署和重大举措。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了全区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贯彻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对我区今后5年乃至10年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市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三)面临挑战
我市与祖国内地相比,自然气候条件恶劣,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牧区人口居住分散,部分城乡居民教育意识淡薄,发展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我市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正从加快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从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从单一农牧业走向多元经济共同发展,从自然保护为主走向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从解决温饱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大大凸显了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加快培养各类人才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更大的要求。二是我市处于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是达赖集团从事分裂破坏的首要地区,而教育又是分裂与反分裂、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重点领域,各级各类学校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十分艰巨,斗争形势十分尖锐、复杂。三是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与全市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农牧区集中办学进程的加快,低龄寄宿生数量增多,学校管理难度加大,交通、饮食、卫生等安全隐患增加;随着城区人口大幅度增加,学校布局不合理和校园校舍容量不足的问题将更加严重。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全民有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用战略眼光看待教育,用科学思维谋划教育,用创新举措加强教育,努力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二、原则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工作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立足市情,遵循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完善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进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二)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教育置于全部工作的核心地位,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精力、更大的投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真正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为教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育人为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德才兼备的人才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发展潜能,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造就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