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建立完善全市实有人口信息采集动态管理体系,探索建立以居民身份证为唯一代码的人口基础信息库,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逐步融合人口计生、人社、住建、民政、教育、交通、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和金融系统等相关信息资源。进一步创新人口管理的方法手段,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面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以证管人、以业管人、以房管人”相结合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推进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集中服务、集中管理的新模式。加强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计生、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服务,依法保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7.健全维稳长效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健全完善“大调解”、“大信访”、“大防控”机制,扎实做好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全面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信访工作,进一步完善各级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建设,努力提升“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信访问题的水平。针对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征地拆迁、劳动社保、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三大攻坚”,有效解决和大幅减少三类信访积案引发的矛盾,确保三类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85%以上。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机制,重点完善诉求表达、矛盾排查和预警、矛盾调处、应急管理、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五项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推进市(区)和镇(街道)两级社会矛盾调处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强化基层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和以实战型警务室为主体的“五位一体”村(社区)综治办建设,根据组织程序或法定程序推行社区警务负责人进入社区“两委”班子,积极推进网格化、信息化、等级化管理,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告信息,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第一时间妥善处置。以深化平安苏州建设为载体,健全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的整治。加强安全生产,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各地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健全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加大监测监督力度。加强信息网络综合管理,加快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综合管理格局,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监测体系,加强网监、网宣队伍以及网络阵地、网络技术建设,强化实时动态监管。到“十二五”末,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5人以内,食品生产监督抽查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药品评价性抽样合格率达到98%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