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苏州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应急管理格局,基本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应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有效减少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2.分类目标。

  自然灾害类: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显著提高,灾民24小时内得到基本救助。大江大河洪水预报提前24小时发布,准确率达到90%以上。长江、太湖堤防新建改建工程按50年一遇标准实施,重点堤段工程按100年一遇标准实施。苏州市城市中心区达到200年一遇防洪标准,各市建成区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偏差在120公里内,提前30分钟以上发布雷雨大风等突发性灾害警报,气象预报预警公众覆盖率达到95%。风暴潮灾害紧急警报提前6小时发布,准确率达到80%。全市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速报10分钟,影响烈度速报15分钟。突发性地质灾害基本做到预警预报,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1‰、控制率在1.2公顷/次以下。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成灾率控制在1‰以内。

  事故灾难类:各类事故死亡人员总数比“十一五”期末下降15%以上,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死亡率控制在0.11以内,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比“十一五”期末下降32%,年度火灾10万人死亡率控制在0.25以内,水上人命救助有效率达90%。不发生因企业排污引发的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

  公共卫生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管网水质合格率均达100%。食品检测合格率达93%以上,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在98%以上,各类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大幅减少。市、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乡镇和社会医疗卫生机构直报率达到100%。市、市(区)和镇(街道)突发动物疫情报告网络覆盖率达到100%,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覆盖率达到90%。

  社会安全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健全社会治安体系,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万人刑事发案率控制在75以内,社会矛盾调处成功率在85%以上,民事案件调解率40%以上,案件执结率95%以上,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90%以上。因能源、粮食、重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紧张和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等引发的突发事件能够有效控制、快速平息,金融行业突发事件能够得到科学、快速、妥善处置。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应急组织体系建设。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1.健全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十二五”期间,各市、区政府(管委会)均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实现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个”到位。各地应急管理办公室作为本级政府(管委会)应急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切实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职责。各有关部门成立或明确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负责本部门的应急管理日常工作。

  2.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应急值守、定期会商、形势研判、条块联动等制度,按照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的原则,确保信息畅通,确保突发事件处置科学、有效。加大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力度,组织力量研究制订各类应急人员资质管理与培训考核等标准规范,完善应急能力评估、应急救援绩效评估体系,对各地各部门的应急能力定期进行评估,并把应急管理工作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工作绩效的考核体系。

  (二)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进一步推进全市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预案体系建设,基本实现预案全覆盖。加强各级各类预案的衔接和动态管理,认真组织演练,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1.推进预案建设。进一步推动预案建设向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和重点部位延伸,形成多层次、立体式、全覆盖的预案体系。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明确操作规程,制订操作手册。

  2.强化预案管理。实施预案动态管理,建立预案修订、备案、评审、升级与更新制度。加快应急预案信息化步伐,结合应急平台建设,开发智能化预案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将组织结构、事件级别、响应机制、处置流程、数据报表等统一纳入指挥系统。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