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中期实施方案(2011―2020年)》的通知


  (二)生态工业体系建设。围绕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核心,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主攻方向,把实施“3+3+3”主导产业倍增计划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工程,加快传统产业的调整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控制钢铁产能,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激活现代服务业的后发优势,着力打造实力强劲、活力尽现、竞争力明显增强的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一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资源节约化、装备先进化、发展低碳化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扩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立足“控制总产能、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培育大集团”的思路,以减量、提档、整合为重点,以组织结构、工艺结构、产品结构“三个优化”为实现途径,发展特种板带钢、球墨铸铁、优质特钢、专用钢材、高档建筑钢材及钢材深加工6大优势产品系列。重点推进邯钢工业区、涉县·天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项目,新武安钢铁集团搬迁改造项目等项目建设。打造邯钢、天铁、新武安三大千万吨级企业集团。到“十二五”末,全市钢铁产能控制在5000万吨以内,钢铁增加值力争到1000亿元,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全国重要的精品钢材基地。大力发展绿色煤电和煤化工,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煤业基地、千万千瓦级电力基地和千万吨级煤化工基地。重点打造邯郸金隅、武安新峰、磁县幸福水泥三大主体企业。提升广平新型建材工业园区,加快力尔型材、颐通管业优势扩张。重点培育峰峰、永年新兴建筑陶瓷产业,壮大规模,创新品牌。支持开发以工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生态型建材产品。全面完成主城区化工企业退城搬迁和改造升级,以盐化工、精细化工为重点方向,建成“生态、环保、安全、高效”的馆陶新型化工园区。立足再造邯郸纺织新优势,加快整合现有资源,推进改造提升,结构优化,加强宣传打造品牌,壮大产业集群,重点推进马头生态工业园、纺织服装工业园、高开区佐鲁圣棉家纺工业园、磁州童装产业园、鸡泽风正纺织工业园、成安织造集群建设,加快广平、邱县、曲周、魏县等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二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推动重大资源配置优先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以冀南新区开发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着力推进装备制造业向“全球化、集群化、信息化、服务化”发展。重点建设一区(邯郸冀南装备新区),五基地(管业制造基地、专用车基地、大型成套设备基地、紧固件和冶金配件基地、金属铸造基地),十大产品(燃气储运设备、专用汽车、球墨铸管、无缝钢管、紧固件、棉花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环保设备、光伏发电设备),使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强聚集优势,大幅度提升技术研发和制造能力,打造成继钢铁之后第二大工业支柱产业。致力于打造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基地,重点推进中船重工718所派瑞科技产业园、汉光办公自动化设备及耗材产业园等项目,积极开发特种功能材料、光机电材料等高端产品。重点发展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装备工业,加快建设武安新能源动力电池、汉光重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一批重点项目,形成有特色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提升生物质发电、风电装备制造等项目产业规模。建成集研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大力引进和开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新项目、新产品,培育产业后发优势。三是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要求,全面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步伐。市级重点建设冀南新区为龙头的“1+3”四大工业聚集区,立足于把冀南新区建成继曹妃甸、渤海新区之后的全省第三大经济增长极。构建“一区六园”空间布局,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全国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产业与生态相融合示范区;把邯钢工业区打造成国家级钢铁循环经济示范区;把经济开发区打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国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把漳河生态科技园区打造成生态城、文化城、科技城和都市休闲港;各县(市、区)建成一个工业聚集区。到“十二五”末,全市要培育22个市级重点工业聚集区,新增5-8个省级工业聚集区,培育邯郸县户村工业区、武安南名河冶金工业园、永年工业聚集区等3个超500亿元,冀南新区、邯钢工业区2个超1000亿元的工业聚集区。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