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营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我市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发展的意见

  (六)抓好果业品牌建设。抓好果品生产基地和质量全程检验监测,为促进生产的发展及创品牌提供科学依据。大力实施品牌工程,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著名商标,盖州市要强化“盖州苹果”地理性标识使用管理,打造国家级品牌2个、省级3个、营口市级4个;大石桥市“张官南果”品牌争取达到国家级。
  (七)抓好果业贮藏加工业建设。积极培育一批水果专业合作社,多渠道整合资金,新建和扩建一批水果贮藏加工企业,不断扩大水果订单数量,真正形成果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盖州市新建年出口水果2万吨以上的企业1家,新建果品贮藏库4座,其中贮量5000吨以上、容积8000立方米的气调保鲜库1座,贮量3000吨以上、容积4000立方米的恒温库3座。大石桥市新建贮藏量1000吨以上、容积3000立方米的冷库5座,进一步增强我市水果贮藏加工能力。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要切实提高对发展“一县一业”重要意义的认识,把推进优质果业生产突破性发展作为“富民强市”的工作重点来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科学筹划,精心实施。市政府成立优质果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各市(县)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服务组。各乡镇要有相应组织,把果业发展工作作为乡镇重点工作全力推进,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各级发展改革、财政、水利、交通、农机、供销社、电力、工商、质监、气象等部门要全力扶持“一县一业”发展。
  (二)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各市(县)农业部门要成立果业技术专业管理科室(中心、站),保证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5名,乡镇要配有2-3名技术干部,每个村要配1名专职技术员。要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作用,积极支持合作社发展壮大,统一技术等服务。要以沈阳农大、省果树所、省职业技术学院为技术依托单位,实施政产学研相结合,提升果业生产技术水平。
  (三)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全市苹果和南果梨“一县一业”建设资金投入力度。1.栽植苗木每株补贴2元,市、市(县)财政各承担一半,其余资金由农户承担。计划年新栽苹果、南果梨250万株。2.计划年建设28个苹果标准园,每个补助20万元。3.计划建设两个标准苗木基地,每个基地补贴50万元;年苹果套袋10亿个,每个补贴0.02元。4.林地栽植果树的,列入造林年度计划,并每亩补助200元苗木费。5.积极支持果业龙头企业发展。对新获得国家、省、市级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市、市(县)两级财政各补贴50%。对标准园、合作社、果品基地新建的果品冷藏保鲜等物流项目,当年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以上的,给予5%的资金补贴;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并直接采购储存本地水果的项目一事一议。6.对在营口地区注册、年出口苹果、南果梨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给予以奖代补资金5万元。7.加快品牌创建步伐。对新创省以上名牌产品和商标的给予奖励,其中创国家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100万元;创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奖励50万元;创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的,奖励10万元。8.对“一县一业”科技服务业绩突出,科技共建项目取得实效的农业院校(所)及技术推广部门,给予以奖代补资金5万元。9.对标准园购买农用机械的,经市(县)区政府申报,市政府批准,可在享受国家补贴30%的基础上,市财政给予30%的累加补贴。10.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农机补贴、专业合作社等项目资金要向果业集聚。各金融部门要全力为果业发展提供小额信用贷款。老残果园改造资金由各市(县)安排解决。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