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运用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按照优质化、园区化、设施化、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创建以农技推广中心、龙头企业组成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农牧业科技自主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积极培育科技型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到2015年,良种工程实施面积达到18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面积达到70%以上,畜牧良种比例达到85%以上。引进、繁育、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75个以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90项,每年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300期,不断提高设施农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
牵头单位: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配合单位:县科技文化体育局
4、加快大通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农业示范园区的生产、科普教育、观光、休闲等功能,大力发展绿色和生态观光农业,走具有大通特点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
牵头单位: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配合单位:县科技文化体育局、县水务局
(四)实施引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行动
5、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人才,构筑人才高地,增强科技人才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中的智力支撑作用。以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为支撑,采取科技人才团队引进、核心技术带动引进等引进方式,抓紧培养引进紧缺人才,重点培养引进拥有关键技术的项目带头人、产业化领军人物及其团队。加速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专业技术人才群体。专业技术人员达到5000人左右。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创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大力实施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参加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牵头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配合单位:县教育局、县科技文化体育局
二、打造“五个平台”,为区域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
6、打造科技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科技计划与执行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和稽查系统、科研条件管理系统、基本科技建设管理系统、评估评价系统等,推进科技管理创新,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和效率。
牵头单位:县科技文化体育局
配合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